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北山钓者

明清两代拗救实践例收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22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春晚客怀七首 其一(元末明初·王冕)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显示自动注释
春事已过半,客怀何怅然?鸟啼云外树,花落雨余田。

沽酒不成醉,解衣徒自怜。五湖烟水远,未得问归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2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春晚客怀七首 其四(元末明初·王冕)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显示自动注释
花落春城暮,登临思倍清。买杯酬宿约,联句足余情。

三峡星河动,九江风浪生。吾侪似无用,思与白鸥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62
发表于 2016-9-22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9-22 13:09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9-21 11:55
第一例,《律诗定体》作者王士禛(.清代)
息斋夜宿即事怀故园(清·王士祯)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第二例,最最具有说服力的!

酬王阮亭先生见寄【1】(清·赵执信)
生长山水窟,新归似乍经。书来羡岩瀑,梦去畏山灵。
醉遣池鱼见,吟教谷鸟听。追游失仙侣,怅望向晨星。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2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6-9-22 13:26 编辑

从搜韵查明朝句含花的五律共计有7990首,分400页显示,今查前10页共得孤平句19例,多数按旧论于本句第3字进行补救,实属孤平拗救句。若依此类推,则可能近760首有此拗句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07

回帖

6219

积分

论坛贵宾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62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22 13: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先生辛苦,很好的例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2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守兄遗纸帐仍赠以诗次韵奉谢(元末明初·丁鹤年)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显示自动注释
湘娥剪水霜刀匀,虚室生白无纤氛。壶中但觉风雨隔,壳里岂知天地分。

蟾光夜明楮叶露,蝶梦春远梨花云。恍然置我银世界,纵有琼瑶难报君。
/
第4句孤平自救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2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寄东湖浚天渊长老伯仲(元末明初·丁鹤年)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显示自动注释
平湖一鉴涵空明,千鬟照影群峰晴。慈云或将花雨过,幽泉尽学松涛鸣。

清猿对户忽长啸,老鹤下阶时独行。何人最得此中趣,无着天亲好弟兄。
第6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62
发表于 2016-9-22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9-22 14:52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22 14:14
对于拗救,在涂宗涛的《诗词曲格律纲要》中有这样的叙述:唐人多救,但非必救;在宋诗不再强调救,但王安石、陆游的诗还是救的为多。
我没有这个毅力,如果谁能在这方面去整理较对一番,应该是很有说服力的。

白纸黑字,就在元兢《诗髓脑》里,还要什么【毅力去整理较对】呢!咳!迂腐的很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62
发表于 2016-9-22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唐宋的,不去考证,偏偏考证明清!
有唐朝的,不考证,偏偏考证宋朝!
有科举试律诗的例子,不去考证宫廷应制诗!
有宫廷应制诗的例子,不去考证普通近体诗!

点评

试律诗与日常律诗体式是两种,这个已有定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2 18: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07

回帖

6219

积分

论坛贵宾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62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22 18: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22 14:55
有唐宋的,不去考证,偏偏考证明清!
有唐朝的,不考证,偏偏考证宋朝!
有科举试律诗的例子,不去考证宫廷 ...

试律诗与日常律诗体式是两种,这个已有定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26 04: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