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金筑子

四声用于诗,在永明体时代就是化四声为平仄使用的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6-8-31 07:34 编辑

永明体诗


阴铿:昭君怨
跨鞍今永诀,垂涕别亲宾。汉行将,胡关逐望新。
交河拥汉雾,陇首暗沙尘。帏有孤明月,犹能送远人。
张正见:关山月
岩间度月华,流彩映山斜。晕连城,轮随出塞车。
唐蓂遥合影,秦桂远分花。欲验盈虚理,方知道路赊。
庾信:舟中望月
舟子夜离家,开舲望月华。山明疑有雪,岸白不关沙。
看珠,星桥视桂花。灰飞重晕阙,蓂落独轮斜。


空海《文镜秘府论》例诗

皇甫冉:
中司龙节贵,上客虎符新。地吴襟,有光汉缙绅。
泛舟应度腊,入境便行春。何处歌来暮,长江建邺人。
    钱起:献岁归山
欲知愚谷好,久别与春还。莺暖初归树,云晴却恋山。
石田耕种少,野客性情闲。求时应,残阳且掩关。
------------
永明体三首,空海举的两首,都有二五同声的句子。可见永明体、近体诗句子讲的都是二四异声(平仄)而不是二五异声(四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8-31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个问题属于三羊老金级别的,都是挑战权威,三羊挑战王力,老金挑战空海,你挑战王利器,不是我这个小级别人能回答了的。
---------
这是北山说的。我从来不挑战谁。当我发现某个权威理论与其时的实际有矛盾时,我就相信实际并用实际去证实权威的理论。例如“第十字不得同前面九字同声”不能解释入韵式五言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8-31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空海的理论基础只是他带回去的诸家理论,用他自己的理解衍辑成文,文中例诗也是别人理论中引用的,没有他自己的理解分析。有人早指出过,他来唐两年余,没有一个字提到当时就很有名气的李杜诗,这说明空海只是从理论到理论,自己完全不去接触诗的实际以获得理论的提炼和总结!(当然这也不是一个留学僧短时间所能办到的。)

点评

人早指出过,他来唐两年余,没有一个字提到当时就很有名气的李杜诗 …… 老金想当然了,晚唐炙毂子诗格,中国流传下来的唐五代诗格都不提李杜,尊李杜是那个朝代开始的,你再考证一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1 19: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41

回帖

35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0
发表于 2016-8-31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8-31 08:40
地控【去】吴襟带【去】
求仲【去】时应见【去】
-----未忌二五同四声。

仲,

上,去,两读。

点评

仲,直衆切,去声。 又與中通,也是与去声之中通。中:又《類篇》《正韻》直衆切,與仲通。 ---------可见三羊又一次不辨黑白随心所欲定四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1 19: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07

回帖

6219

积分

论坛贵宾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62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8-31 19: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31 13:56
空海的理论基础只是他带回去的诸家理论,用他自己的理解衍辑成文,文中例诗也是别人理论中引用的,没有他自 ...

人早指出过,他来唐两年余,没有一个字提到当时就很有名气的李杜诗
……
老金想当然了,晚唐炙毂子诗格,中国流传下来的唐五代诗格都不提李杜,尊李杜是那个朝代开始的,你再考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8-31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41

回帖

35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0
发表于 2016-8-31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8-31 19:57
仲,直衆切,去声。
又與中通,也是与去声之中通。中:又《類篇》《正韻》直衆切,與仲通。哪里来的上声? ...

仲字,应为控。控。去,上两读
见,俗作现。现。有上声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26 09: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