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原上草

依韵八首酬谢金老多年鞭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7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7-17 13:58
什么叫依韵?即依原诗的用韵韵部而不依原诗用韵的顺序。请问你这是在依什么韵来着?!
我的原诗第六用的 ...

唱和其六都依新韵八寒

点评

按你说来,我的八首用韵不是统一的,你的依韵是看菜吃饭,各首各依各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17 18: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7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上草 发表于 2016-7-17 14:59
唱和其六都依新韵八寒

按你说来,我的八首用韵不是统一的,你的依韵是看菜吃饭,各首各依各的?!:D

点评

综上所述,由切韵、唐韵、广韵发展而来的平水、词韵、新韵,是相互包容的,而新韵比较而言最宽松方便的,是发展的方向……愚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17 19:54
您老的八首,就韵脚而言,都合新韵,为什么律诗要用词韵呢?只是平仄格式稍有差别。 原上草的八首,就韵脚而言,都依韵您老的韵部合新韵,就平仄格式和韵脚而言也都和平水韵,所以,习作过程是相当仔细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17 19: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7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原上草 于 2016-7-17 19:32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7-17 18:21
按你说来,我的八首用韵不是统一的,你的依韵是看菜吃饭,各首各依各的?! ...

您老的八首,就韵脚而言,都合新韵,为什么律诗要用词韵呢?只是平仄格式稍有差别。
原上草的八首,就韵脚而言,都依您老的韵部合新韵,就平仄格式和韵脚而言也都和平水韵,所以,习作过程是相当仔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7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平仄格式和韵脚而言也都和平水韵
-------------
那你依的就是平水韵系统。平水韵系统第六就依的太远了。

点评

第六吧,确实依您的新韵韵脚八寒。但是,也和平水:上平十五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17 20: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7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7-17 18:21
按你说来,我的八首用韵不是统一的,你的依韵是看菜吃饭,各首各依各的?! ...

综上所述,由切韵、唐韵、广韵发展而来的平水、词韵、新韵,是相互包容的,而新韵比较而言最宽松方便,是发展的方向……愚见

点评

新韵的读音从它用于韵文曲始,远在宋代就与切韵系统有别:它的平仄系统为到阴阳上去, 切韵系统为平上去入。你怎么把这两个语音系统说成是发展关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17 21: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7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7-17 19:44
就平仄格式和韵脚而言也都和平水韵
-------------
那你依的就是平水韵系统。平水韵系统第六就依的太远了。 ...

第六吧,确实依您的新韵韵脚八寒。但是,也和平水:上平十五删。

点评

你的是上平十五删,而我的则是下平十三覃。我俩的分歧在此!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17 20: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7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上草 发表于 2016-7-17 20:06
第六吧,确实依您的新韵韵脚八寒。但是,也和平水:上平十五删。

你的是上平十五删,而我的则是下平十三覃。我俩的分歧在此!

点评

您老人家一首诗用三个韵部,好在韵尾都是an 原上草只用一个韵部,韵尾也是an,是依韵没错 高原足迹走滇黔【黔:十四盐(平)】 不押韵 露染霜侵白发添【添:十四盐】 不押韵 早岁奔驰红日帜 老来依恋黑龙潭【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18 09:32
其实吧,尾韵母都是an,这就是平水、词韵的不完善表现,应该都统一在新韵八寒, 建议您用新韵统一您的平仄格式和韵脚……愚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17 20: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7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7-17 20:23
你的是上平十五删,而我的则是下平十三覃。我俩的分歧在此!

其实吧,尾韵母都是an,这就是平水、词韵的不完善表现,应该都统一在新韵八寒,
建议您用新韵统一您的平仄格式和韵脚……愚见

点评

您老人家一首诗用三个韵部,好在韵尾都是an 原上草只用一个韵部,韵尾也是an,是依韵没错 高原足迹走滇黔【黔:十四盐(平)】 不押韵 露染霜侵白发添【添:十四盐】 不押韵 早岁奔驰红日帜 老来依恋黑龙潭【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18 09: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7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原足迹走滇黔【黔:十四盐(平)】 不押韵
露染霜侵白发添【添:十四盐】 不押韵
早岁奔驰红日帜
老来依恋黑龙潭【潭:十三覃】 押韵
心随宋柏高影
香借唐梅寄远帆【帆:十五咸】 不押韵
最是年年天独厚
春风先与彩云南【南:十三覃】 押韵


由此看来,下平:一先、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上平: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尾韵母都是an,都在新韵八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7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上草 发表于 2016-7-17 19:54
综上所述,由切韵、唐韵、广韵发展而来的平水、词韵、新韵,是相互包容的,而新韵比较而言最宽松方便,是 ...

新韵的读音从它用于韵文曲始,远在宋代就与切韵系统有别:它的平仄系统为阴阳上去, 切韵系统为平上去入。你怎么把这两个语音系统说成是发展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25 12: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