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紫霞烟村

再议挖掘中国传统古诗词的美学价值的现实性

[复制链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53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16-6-2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创作的基本思想与思路是值得我们借鉴与发扬,决不是简单地因袭诗词的音韵字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53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16-6-2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人们整天忙忙碌碌,急功近利者甚众,几乎没有心情和能力去欣赏真正的美、分辨其价值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53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16-6-2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反映出我们要用鲜明的多变化、快节奏,才能反映与现代社会生活节拍关联的谐美感,或从彷徨、徘徊、矛盾心理中衬托出坚韧探索身影与献生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53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16-6-2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中华民族“趁骐骥以驰骋”与“家国有难生死以”的传统献身情怀是引人入胜的,因而我们有责任把现代古代诗歌的美学价值告诉社会,使他们感受并沉浸于其中的鼓舞人志向那种愉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53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16-6-2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和古诗词充满诗意的白话口语的炼字、炼句、语境、意象等艺术手法与美学价值无不相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53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16-6-2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美学价值与汉语诗歌的字词组合及修辞方法所具有超越时间的延续性无不相关,具有的浓厚现实社会意义是不能否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53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16-6-2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实现古典诗词艺术向现代汉语诗歌转化的难度在于向社会大众内心的移情突入,以及对现代口语的诗性表现功能和审美趣味的开拓,也是不能忽视与应迫切解决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53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16-6-2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文学艺术美学价值的启示是文学艺术发展的需要,也是老百姓的爱好与追求。所以,对古诗词美学价值包括音律美的欣赏、研究与探索的创作,应该是广义与开放式的,不应局限在封闭式的田园于闺阁的春花秋月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53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16-6-2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文艺诗词的创作,由对社会、人生的咏叹到生命体验的诗性表达,是向多元、个性化抒情与描述的变革与深入,是超越传统诗歌的一突出亮点与社会生活的需要,但21世纪的我国传统古诗词的创作,并非简单地模仿与复古,应多少添进现代的奋进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53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16-6-2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性化的抒情并不排斥诗人切入社会和人生的群体意识的主动倾向。诗人应自我强化融入社会的意识,不能改变对人民关怀与热爱的初衷,因而,穿透时空广漠深邃的生命世界时,仍会带有凝重的历史感、沧桑感。这不能不是现古诗词美学价值的核心与关键,应引起我们对创作古诗词美学价值挖掘的深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7 20: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