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三羊

声律,是律诗的充要条件;对仗,是律诗的附加条件

[复制链接]

24

主题

1469

回帖

38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71
 楼主| 发表于 2016-5-18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的来说,作为格律要求,律诗一般是中间两联用对仗。颔联不用对仗,尾联用对仗,都算特殊情况,不构成一般规律。首联是否用对仗,往往决定於诗的内容和诗人的艺术技巧。律诗极少完全不用对仗的(注:李白《夜泊牛渚怀古》:“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这是完全不用对仗的律诗,但也有人以为这是以律句写古体诗。),也极少全首都用对仗的。
——————————摘自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

点评

首尾联对不对仗不是特殊情况,也没有什么技巧。同颔、颈一样。总之,不管如何对,或全不对,只要合律,不失粘都叫律诗。从格律上来看,确实分律诗和古诗;律绝和古绝,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有的。而古绝早在律诗出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9 15: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主题

5913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4876
发表于 2016-5-19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6-5-18 17:31
总的来说,作为格律要求,律诗一般是中间两联用对仗。颔联不用对仗,尾联用对仗,都算特殊情况,不构成一般 ...

首尾联对不对仗不是特殊情况,也没有什么技巧。同颔、颈一样。总之,不管如何对,或全不对,只要合律,不失粘都叫律诗。从格律上来看,确实分律诗和古诗;律绝和古绝,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有的。而古绝早在律诗出现以前就有了。古绝也是古体诗的一种,不受格律限制,可用平韵或用仄韵,也不讲究粘、对。如果按律诗不拘对的原则,李白《夜泊牛渚怀古》当属于律诗。供参考。

点评

首尾联对不对仗不是特殊情况,也没有什么技巧。同颔、颈一样。总之,不管如何对,或全不对,只要合律,不失粘都叫律诗。从格律上来看,确实分律诗和古诗;律绝和古绝,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有的。而古绝早在律诗出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9 16: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1469

回帖

38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71
 楼主| 发表于 2016-5-19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6-5-19 16:24 编辑
南山月情 发表于 2016-5-19 15:16
首尾联对不对仗不是特殊情况,也没有什么技巧。同颔、颈一样。总之,不管如何对,或全不对,只要合律,不失粘都叫律诗。从格律上来看,确实分律诗和古诗;律绝和古绝,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有的。而古绝早在律诗出现以前就有了。古绝也是古体诗的一种,不受格律限制,可用平韵或用仄韵,也不讲究粘、对。如果按律诗不拘对的原则,李白《夜泊牛渚怀古》当属于律诗。供参考。
律诗与是否对仗无关,这种观点无疑是对的。
但是,律诗分为粘 与不粘两种。粘的换头体,不粘的脚折腰体。从唐朝科举试帖诗可以见证。

点评

我所提供的影像资料是41年前后的版本(民国时期):明确指出“失粘就不是律诗而是古风体。现代诗词名家王力先生曾下过一个定义:“凡不受近体诗格律束缚的,都是古体诗”。在律诗尚未定型化的时候诗人也并非按律写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20 15: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主题

5913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4876
发表于 2016-5-20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6-5-19 16:21
律诗与是否对仗无关,这种观点无疑是对的。
但是,律诗分为粘 与不粘两种。粘的换头体,不粘的脚折腰体。从 ...

我所提供的影像资料是41年前后的版本(民国时期):明确指出“失粘就不是律诗而是古风体。现代诗词名家王力先生曾下过一个定义:“凡不受近体诗格律束缚的,都是古体诗”。在律诗尚未定型化的时候诗人也并非按律写诗,因此,平仄不合、对仗不工等情况大量存在。如崔颢的《黄鹤楼》等。李白、杜甫、苏轼都有古风格调的律诗,失对、失粘。因而有人将这种体称为拗体,因不属正规律诗,模仿这种诗体的也很少少。不粘就是古风体诗,无可争论。根本就不存在”换头“一说。
从格律上说,可以分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一般称古诗和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所谓今体诗不是“今天的诗体”,而是唐代就有的一种分法和说法。在唐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庚信,都算是古。因而对他们所写的诗称作古体诗。古体诗是按照古代的诗体而写的,古代的诗没有一定的规范,因而不可能受近体诗格律束缚。

点评

我所提供的影像资料是41年前后的版本(民国时期):明确指出“失粘就不是律诗而是古风体。现代诗词名家王力先生曾下过一个定义:“凡不受近体诗格律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三羊回复:你提供的影像资料,应该是伪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20 17: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1469

回帖

38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71
 楼主| 发表于 2016-5-20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山月情 发表于 2016-5-20 15:20
我所提供的影像资料是41年前后的版本(民国时期):明确指出“失粘就不是律诗而是古风体。现代诗词名家王 ...

我所提供的影像资料是41年前后的版本(民国时期):明确指出“失粘就不是律诗而是古风体。现代诗词名家王力先生曾下过一个定义:“凡不受近体诗格律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三羊回复:你提供的影像资料,应该是伪造的,因为书中引用了王力还未出版的《汉语诗律学》。

在律诗尚未定型化的时候诗人也并非按律写诗,因此,平仄不合、对仗不工等情况大量存在。如崔颢的《黄鹤楼》等。李白、杜甫、苏轼都有古风格调的律诗,失对、失粘。因而有人将这种体称为拗体,因不属正规律诗,模仿这种诗体的也很少少。不粘就是古风体诗,无可争论。根本就不存在”换头“一说。

三羊回复:声律的定型,应该不会晚于永隆二年(681)八月朝廷颁布《条流明经进士诏》。诏令云:“自今已后,考功试人,明经每经帖试,录十帖得六已上者,进士试杂文两首,识文律者,然后并令试策。”唐朝律诗的科考,分为【粘】与【不粘】两种。

从格律上说,可以分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一般称古诗和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所谓今体诗不是“今天的诗体”,而是唐代就有的一种分法和说法。在唐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庚信,都算是古。因而对他们所写的诗称作古体诗。古体诗是按照古代的诗体而写的,古代的诗没有一定的规范,因而不可能受近体诗格律束缚。

三羊回复:唐朝以前,有【永明体】律诗。


点评

三羊回复:你提供的影像资料,应该是伪造的,因为书中引用了王力还未出版的《汉语诗律学》。 【诗法入门】是一本关于格律诗(七言律诗,七言绝句)的书,印制发行年份不明,但起码是民国前期甚至更早。相信这样的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22 13: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主题

5913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4876
发表于 2016-5-22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6-5-20 17:33
我所提供的影像资料是41年前后的版本(民国时期):明确指出“失粘就不是律诗而是古风体。现代诗词名家王 ...

三羊回复:你提供的影像资料,应该是伪造的,因为书中引用了王力还未出版的《汉语诗律学》。
【诗法入门】是一本关于格律诗(七言律诗,七言绝句)的书,印制发行年份不明,但起码是民国前期甚至更早。相信这样的书在流行图书馆已经不见多了。鉴于台山同学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网友对格律诗的兴趣,我把一直保存下来的这本书上传同学网,以供格律诗爱好者作为参考。这本书的相关内容有:
  • 古代猛人有关格律诗的诗论。
  • 格律诗的平仄格律。
  • 作诗的要领
  • 诗体提点:风、雅、颂、赋、比、兴,以及起、承、转、合。
  • 各种格律诗形式、风格的例子和解释。
  • 大量格律诗并附简要说明。
  • 以上是另一位持有此书的台山同学网总版主远游客介绍此书的文章。
要知道没有古人的诗词资料,王力他也写不出《汉语诗律学》。

三羊回复:声律的定型,应该不会晚于永隆二年(681)八月朝廷颁布《条流明经进士诏》。诏令云:“自今已后,考功试人,明经每经帖试,录十帖得六已上者,进士试杂文两首,识文律者,然后并令试策。”唐朝律诗的科考,分为【粘】与【不粘】两种。

定型初期,可【粘】(律诗体:近体诗)可【不粘】(古律古绝)很正常。不要混淆了。搞不清楚就要出笑话。

三羊回复:唐朝以前,有【永明体】律诗。

永明体介乎古风体和近体诗之间,也就是永明体不是近体诗,也就是说近体诗是在永明体的基础上形成的。说明永明体不是律诗。它属于古律、古绝。永明体为律诗的确立奠定了基础。武后时期的重要宫廷诗人沈佺期和宋之问在永明体的基础上,把四声二元化,即把四声归纳为平仄两种。还解决了粘式律的问题,完成了从律句到律篇的过渡。从而创造了一种既有程式约束,又有广阔创造空间的新诗体,也就是律诗。在律诗定型的过程中,贡献最大的就是沈宋,是他们最后完成了律诗“回忌声病,约句准篇”的任务,因此律诗最初被称为“沈宋体”。律诗的定型对诗歌发展意义非凡,它推动唐诗走向高潮。

点评

【艺子六氏辑】《诗法入门篇》这本书是民国1941年的书,网上有pdf版,txt文字版的非原文,已混杂了王力的论述,三羊摘的那段不是这本书里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22 14: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07

回帖

6219

积分

论坛贵宾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62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5-22 14: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山月情 发表于 2016-5-22 13:44
三羊回复:你提供的影像资料,应该是伪造的,因为书中引用了王力还未出版的《汉语诗律学》。
【诗法入门 ...

【艺子六氏辑】《诗法入门篇》这本书是民国1941年的书,网上有pdf版,txt文字版的非原文,已混杂了王力的论述,三羊摘的那段不是这本书里的。

点评

我们手里的【艺子六氏辑】是老板的,已朽损发黄。又不是穿越时空,哪来的王力的论述?你不觉得可笑吗?格律和古风完全是两回事,这是学诗词基本常识。下面是原版首页,真假自辩。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23 15:02
这回说法,有道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22 19: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1469

回帖

38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71
 楼主| 发表于 2016-5-22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5-22 14:21
【艺子六氏辑】《诗法入门篇》这本书是民国1941年的书,网上有pdf版,txt文字版的非原文,已混杂了王力的 ...

这回说法,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3万

回帖

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福建诗词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0733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5-23 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时的对仗可没今天不是古人的古人划得这么严格,在有实词和虚词两大阵营。

点评

感觉是这样,今天的对仗概念有西化,白话文特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23 06: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07

回帖

6219

积分

论坛贵宾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62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5-23 06: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蒋加成 发表于 2016-5-23 00:19
古时的对仗可没今天不是古人的古人划得这么严格,在有实词和虚词两大阵营。 ...

感觉是这样,今天的对仗概念有西化,白话文特点。

点评

不知北山杜撰的何为【对仗概念有西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23 08: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24 10: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