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夏爱菊

龚仲达作品集

[复制链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4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7-2-27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青涩为谁枯?空枝有梦无?三、四两句由实转虚,采用连续的反问句式,把读者引向了沉思。大家知道,青梅子的味道是酸涩的,这里用“青涩”二字隐了人生道路的艰辛,也饱含着从事教育事业教师们心中的苦涩。那么,它们是为谁而枯的那?如今依然守侯在空枝上又是为了什么呢?是不是心中还有未实现的心愿?一连串的问号发人深思。这里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让余想起了红楼梦里边的一句咏菊诗:“宁可枝头抱香死,不曾吹落北风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4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7-2-27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叶芽犹未吐,香殒随尘土。过片两句,紧接上文,因为培养下一代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叶芽犹未吐),为了守候新的一代,甘心情愿让自己的年华随着尘土而去,化作烟云。这确是一种无私的奉献、深情的守候、美好期待的力量。这是何等高尚的情怀?此句甚妙,妙不可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4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7-2-27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意悦东风,桃花映面红。结尾两句思想意境升华,展现了作者澹泊至诚的情怀,无需去追求什么回报,一切功名利禄只不过是过眼云烟,能够用我们的辛勤汗水换来桃李满天下已是足矣(桃花映面红)。这就是一个教师的高尚情怀。
  该作品从表面上看通篇写景,实乃句句言情,且深藏不露,堪称借景抒情的上乘之作。小令只有44个字,然意蕴幽深,余音绕梁,描写细腻传神,炼字精巧,令读者回味无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4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7-2-27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余鉴赏诗词水平肤浅,难免有误解的地方,大家尽管拍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4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7-3-2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6、月下清泉《集句体七律•春日偶成 》赏析并和

作者/湘西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4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7-3-2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绿茵冉冉遍天涯(曹幽)。
  梨花院落溶溶月(晏殊),青草池塘处处蛙(司马光)。
  万壑有声含晚籁(王偊偁),芭蕉分绿上窗纱(杨简)。
同来玩月人何在(赵嘏)?西望长安不见家(李白)。
                      ---月下清泉《集句体七律•春日偶成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4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7-3-2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集句”,邓林在《元诗体要序》曰:集古人之语以成篇曰集句。通俗地说,集句就是把前人一代、一家或数家的诗句,一字不改地进行重新组合拼贴凑成一首新的意境作品。这新的作品可以是诗、词、曲、联、文、赋,甚至长篇大论,从某种角度来讲,集句是中国传统诗句领域中的一朵奇葩,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如清代才女程淑的《喝火令•送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4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7-3-2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婀娜笼松髻(徐俯《南柯子》) ,连娟细扫眉(温庭筠《南歌子》),含情无语小楼西(张泌《浣溪沙》)。正是销魂时节(毛熙震《清平乐》),双燕说相思(史达祖《风流子》)。芬树阴阴转(陈克《虞美人》),林莺恰恰啼(赵摅《南歌子》)。夜阑分作送春诗(陈德武《浣溪沙》)。生怕春知(周密《倚风娇近》),生怕踏青迟(陈允平《少年游》),生怕黄昏疏雨(美奴《如梦令》),春被雨禁持(方君遇《风流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4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7-3-2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大文豪王安石是写这种作品的鼻祖。《苕溪渔隐丛话》引《遁齐闲览》云:“荆公集句诗,虽累十数韵,皆顷刻而就,词义相属,如出诸己,他人极力效之,终不及也。沈括《梦溪笔谈》也说王安石的集句诗,长篇多至百韵二百句,现存高质量的集句诗多达六十馀首,是文学史上赫赫有名集句大家之一,他的《胡笳十八拍》代表了宋代集句艺术的最高水平。苏东坡、文天祥、辛弃疾、黄庭坚、晁补之、杨冠卿等诗词大家都有大量这样的作品,集句创作在当时成为一种时尚和风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4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7-3-2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集句成诗词难,集句成律更难。若要集句成律诗,除了要遵循律诗的“启、承、转、合”的原则外,还要遵循律诗相关原则,如平仄区分、用韵和谐、意义连贯、对仗工稳等,更不能是从同一个人、同一首诗词中选取的句子。好的集句有鬼斧神工之妙,有化腐朽为神奇之力,有比原作更高一筹的艺术之效果,如上面讲到的程淑的《喝火令•送春》。也就是说,没有博览群书、技冠超群,是写不出真正的集句作品的。下面我们来一起欣赏月下清泉老师的集句《七律•春日偶成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5 14: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