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俗画卷里的烟火人间——评《关中庙会》
《关中庙会》以极具地域特色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鲜活灵动的民俗画卷,诗人以时间为轴,以细腻的观察和质朴的语言,将关中庙会的热闹盛景、风土人情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流淌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与深厚的乡土情怀。
诗歌开篇,“春暖花开谷雨期,千里麦田刚过膝”,点明庙会时节,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清新自然的田园风光为庙会的展开做足铺垫。紧接着“关中夏前农资会,备战麦收做准备”,交代庙会的重要功能——为即将到来的麦收做物资筹备,赋予庙会以实用意义,也体现了当地农耕文化特色。
诗人随后聚焦庙会现场,“朝起街道人熙攘,两边商贩摆弄忙”,仅两句便将庙会热闹开场的场景生动呈现。“衣食住行五花门,琳琅满目吆喝声”,高度概括了庙会商品的丰富多样与商贩的热情叫卖,充满生活质感。“户户朱门早洞开,家家酒肉香长街”,从视觉和嗅觉角度,描绘出庙会期间家家户户热情迎客、准备盛宴的情景,让读者仿若置身其中,感受到浓郁的烟火气息。
“百里商客途中赶,游玩采购亲戚串”,展现出庙会强大的吸引力;“善男信女挤届前,寺内不拒布施钱”,又增添了庙会的宗教色彩与人文底蕴。“车鸣人呼已沸天,猪羊马嘶闻其间”,以多维度的声音描写,将庙会的喧闹推向高潮,使整个画面鲜活立体。
“古来农资占大半,如今踏青图休闲”,诗人用简洁的语言道出时代变迁中庙会功能的转变,为诗歌增添了历史纵深感。对秦腔表演的描写“会中秦腔大剧演,中老戏迷台前站。空中远闻包青天,剧中香莲告负汉。令牌一出镲刀快”,寥寥数笔,既展现了秦腔的独特魅力,又通过经典剧目片段勾起读者的文化记忆。
诗歌后半部分,着重描写庙会期间宴请宾朋的场景。“门庭若市主家院,高朋满座互寒暄”,描绘出宾主尽欢的热闹场面;“桌上已摆满汉席,壶中已盛琼桨液”,展现出主人家的热情好客与待客的丰盛。“行酒猜拳轮流转”“逄人拦住自己灌,谈论话题不靠边”,生动刻画了饮酒作乐时人们的欢快与随性,富有生活情趣。“酒足饭饱客宾散,全家老小已累瘫”,真实反映出操办庙会的辛苦,而结尾“每年庙会别怨言,破费招待人气满”,则道出了当地人对庙会的深厚情感,即便疲惫破费,也因看重这份热闹与人情而无怨无悔,凸显出庙会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
这首诗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语言质朴自然,却极具表现力,通过对庙会各个环节的细致描绘,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关中庙会的特色,是一首充满生活温度与文化厚度的佳作,让读者深切感受到了传统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强大生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