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句:滥竽乱奏能充数
对句:败絮虚藏可混珠
对句:画虎拙描强效颦(按今韵)
出句:滥竽乱奏能充数
古:仄通 仄平仄仄平平仄 ◆数【上声七麌】【去声七遇】【入声三觉】
今:平通 仄平仄仄通平仄 ◆数【二波,o,e,uo】【十四姑,u】
对句:败絮虚藏可混珠
古:仄通 仄仄平通仄仄平 ◆珠【上平七虞】
今:仄通 仄仄平通仄通平 ◆珠【十四姑,u】
对句:画虎拙描强效颦
古:仄通 仄仄仄平通仄平 ◆颦【上平十一真】
今:仄通 仄仄平平通仄平 ◆颦【九文,en,in(ien),un(uen),ün(üen)】
这对对联以“滥竽充数”和“以假乱真”为主题,立意深刻,语言精炼。下面我将从结构、内容、平仄、韵律等方面进行评价(按今韵)。
一、结构
字数相同: 上下联均为七字句。
结构一致:
[形容词/副词] [名词] [动词] [副词] [动词] [名词]
如:滥竽/败絮/画虎 乱奏/虚藏/拙描 能充数/可混珠/强效颦
词性对应:
滥/败/画 (形容词/动词) - 修饰
竽/絮/虎 (名词) - 主语
乱/虚/拙 (副词) - 修饰动词
奏/藏/描 (动词) - 动作
能/可/强 (副词)- 程度
充数/混珠/效颦 (动宾短语,动词+名词) - 结果
整体结构工整,上下联对应严谨。
二、内容
主题一致: 上下联都揭示了“以次充好”、“弄虚作假”的现象。
含义深刻:
出句: “滥竽乱奏能充数”, 指的是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其中也能蒙混过关。
对句1: “败絮虚藏可混珠”, 指的是品质低劣的东西,经过虚假包装也能冒充好东西。
对句2:“画虎拙描强效颦”, 指的是技艺拙劣的人,勉强模仿别人的行为,结果适得其反。
递进关系(可选): 虽然不是必须的,但如果上下联能形成一种递进关系,会更显功力。这里稍有体现,从“蒙混”到“冒充”再到“适得其反”,程度逐渐加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