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松柏长青

【词曲】·扫花游·宝石(五)

[复制链接]

1197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儒林古韵首版

Rank: 8Rank: 8

积分
86423
QQ
发表于 2024-6-4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九文 于 2024-6-4 14:01 编辑

藐姑:
      这个典故用的很出色。
      见“藐姑射”:1.神话中的山名。《庄子·逍遥游》:“藐姑射 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或以为即古之 石孔山,在今 山西省 临汾市 西。明 张景《飞丸记·意传飞稿》:“武陵 津旁,藐姑 山上,餐风吸露乘云,那许尘眸相望。”2.指仙女。清 曹寅《窗前绿萼梅》诗:“日长似有春烟起,独向苔岑间 藐姑。”汪文溥《子美嘱题化佛化装存相即柬亚子》诗:“忽然窈窕垂云鬟,肌理莹澈 藐姑射。”参见“姑射”。
      详细解释:
     【miǎo ɡū 】胃“岔愬抲”。岔愬抲:疩佽読“岔愬”。霳咐襊顆怏唐。
《嚘鑒·霙仜刖》:“岔愬抲簌怏欉霳蔱爘陖,椼鷘貥韋璲,卵鶽貥沋鑒。”
曯起悍本澞簌賒矒怏,鹬栋怏蚖佽闞劮暩蚖。
土辶褾《獃孬鱋·蒩粷獃鵟》:“験璯鸀冾,岔愬怏謈,檈爈鶓衼睰烚,妹嘹镦怌罻鸨。”
暚疩洣娿惝。
珱兆欔《湡瀫癐涐鵕》鍾:“庴稼琷欉拼刎扳,翲翾瀔葪躀岔愬。”
玘湅食《鑒瓝虚剒饿譧饿闯籏罻本聆鐍鑒》鍾:“饘脶鎋顮赪烚屝,椼麸覬僇岔愬抲。”
珀胃“愬抲”。
铅华:
       这个典故用的非常出色。
       亦作“铅花”,一指妇女化妆用的铅粉;二指用铅粉等物梳妆打扮;三借指妇女的美丽容貌、青春年华;四借指青年妇女;五比喻作画、写字用的颜料;六比喻虚浮粉饰之词;七比喻落花;八比喻冷月的清光。这个典故用的好!
该典故的历史来源:
      中国妇女使用妆粉至少在战国就开始了,最古老的妆粉有两种成分,一种是以米粉研碎制成,古粉字从米从分;另一种妆粉是将白铅化成糊状的面脂,俗称“胡粉”。因为它是化铅而成,所以又叫“铅华”,也有称“铅粉”的,两种粉都是用来敷面,使皮肤保持光洁。
      关于米粉的制作方法,在《齐民要术》里有比较详细的记载,最原始的制粉方法,是用一个圆形的粉钵盛以米汁,使其沉淀,制成一种洁白粉腻的“粉英”,然后放在日中曝晒,晒干后的粉末即可用来妆面。由于这种制作方法简单,所以在民间广泛流传,直到唐宋时期,人们制作米粉,仍然采用这种方法。还有一种香粉,是用粟米制作,类同上,只是最后再加上各种香料,便成香粉,由于粟米本身含有一定的粘性,所以用它敷面,不容易脱落。
      和米粉相比,铅粉的制作过程复杂得多,从早期的文献资料看,所谓铅粉,实际上包含了铅、锡、铝、锌等各种化学元素,最初用与妇女妆面的铅粉还没有经过脱水处理,所以多呈糊状。自汉代以后,铅粉多被吸干水分制成粉末或固体形状。由于它质地细腻,色泽润白,并且易于保存,所以深受妇女喜爱,久而久之就取代了米粉的地位。除了单纯的米粉、铅粉以外,古代妇女的妆粉还有不少名堂,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宫人段巧笑以米粉、胡粉掺入葵花子汁,合成“紫粉”。唐代宫中以细粟米制成“迎蝶粉”。
      在宋代,则有以石膏、滑石、蚌粉、蜡脂、壳麝及益母草等材料调和而成的“玉女桃花粉”。
在明代则有用白色茉莉花仁提炼而成的“珍珠粉”以及用玉簪花合胡粉制成玉簪之状的“玉簪粉”。
     清代有以珍珠加工而成的“珠粉”以及用滑石等细石研磨而成的“石粉”等等。还有以产地出名的,如浙江的“杭州粉”(也称官粉);荆州的“范阳粉”;河北的“淀粉”;桂林的“桂粉”等等,粉的颜色也由原来的白色增加为多种颜色,并掺入了各种名贵香料,使其具有更迷人的魅力。
     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开展,大批妆粉实物相继出土,有的盛在精致的钵内,有的安装在丝绸的包里,最有特色的是从福建福州出土的南宋妆粉,被制成特定形状的粉块,有圆形、方形、四边形、八角形和葵瓣形等等,上面还压印着凸凹的梅花、兰花以及荷花纹样。
      该典故的意思与范例出处如此这般:
      1、妇女化妆用的铅粉。
      崔豹《古今注》:“纣烧铅为粉,曰胡粉,又名铅粉。萧史炼飞雪丹,与弄玉涂之,后因曰铅华,曰金粉。今水银腻粉也。”
       2、用铅粉等物梳妆打扮。
       宋 陈造《田家谣》:“中妇辍闲事铅华,不比大妇能忧家。”钱钟书 注:“二媳妇忙里偷闲爱打扮。”
       3、借指妇女的美丽容貌、青春年华。
       晋 葛洪《抱朴子·畅玄》:“冶容媚姿,铅华素质,伐命者也。”
       4、借指青年妇女。
      唐卢纶 《七夕》诗:“铅华潜惊曙,机杼暗传秋。”
       5、指作画、写字用的颜料。引申为图画或文字。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画体工用拓写》:“武昌之扁青,蜀郡之铅华。”
      清 赵翼 《春兰禁体和吕叔讷广文》:“粉气薰常借,铅华写未工。”
      6、比喻虚浮粉饰之词。
      清 戴名世 《与刘言洁书》:“君子之文,淡焉,泊焉,略其町畦,去其铅华,无所有乃其所以无所不有者也。”
      宋 周邦彦 《花犯》:“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
      7、比喻落花。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一折:“子规声好教人恨,他只待送春归几树铅华。”
      清 孙枝蔚 《落花》诗:“狼籍铅华转眼中,依然蜂蝶趁香风。”
      8、比喻冷月的清光。
      南朝 梁 陶弘景 《寒夜怨》诗:“空山霜满高烟平,铅华沉照帐孤明。”
      
      阑干:
      基本解释
    (书)①(形)纵横错落的样子:星斗~|泪~。②同“栏杆”。
     详细解释
     1. 横斜貌。
     三国 魏 曹植 《善哉行》:“月没参横,北斗阑干。” 金 史肃 《宿睦村》诗:“阑干河汉已西倾,独坐披衣过五更。” 陈三立 《十月十四夜饮秦淮酒楼闻陈梅生侍御袁叔舆户部述出都遇乱事感赋》诗:“霜月阑干照头白,天涯为念旧恩存。” 鲁迅 《集外集拾遗·<亥年残秋偶作>诗》:“竦听荒鸡偏闃寂,起看星斗正阑干。”
       2. 借指北斗。
       明 杨基 《岳阳楼》诗:“春色醉 巴陵 ,阑干落 洞庭 。”
       3. 纵横散乱貌;交错杂乱貌。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王与夫人叹曰:‘吾已絶望,永辞万民,岂料再还,重復乡国。’言竟掩面,涕泣阑干。” 三国 魏 曹植 《妾薄命》诗之二:“腾觚飞爵阑干,同量等色齐颜。” 唐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瀚海 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澹万里凝。” 清 钱谦益 《答新安方望子投诗枉访》诗:“茧穴鸡窠正怯寒,清晨剥啄响阑干。”
      4. 栏杆。用竹、木、砖石或金属等构制而成,设于亭台楼阁或路边、水边等处作遮拦用。
      唐 李白 《清平调词》之三:“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 北倚阑干。” 明 王韦 《阁试春阴诗》:“含情佇立凭阑干,远峰漠漠登楼看。” 冰心 《往事二》五:“我看见船尾的阑干,与暗灰色的天末的水平线,互相重迭起落,高度相去有五六尺。”
      5. 眼眶。
       宋 毛滂 《惜分飞》词:“泪湿阑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 元 熊忠 《古今韵会举要·十四寒·干》:“又眼眶谓之阑干。”
       6. 方言。镶在衣服上的花边。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四部分一:“我前天才叫人买了一件衣料同周身的阑干回来,你拿去做棉袄穿,算是我送你的一点情谊。”自注:“在 光绪 中叶,即是在一八九○年前后, 四川 女人服装是上衣下裙。上衣除青缎驼肩、绣花颜色缎挽袖外,还要通身缘一道缎锦辫子。这辫子,便叫阑干。”
     辞书解释:[ lán ɡān ]
     1 鴱“舢靓”。繵栾、讣、鄋狕曯賒酙耏鲺麬顆岓祂瀺。
膐冒《珱吇櫒》:“瓞山拼礌乒鬿具,閎婇霓鯍鯳痐榢。”
      2 媛嬷繾。
箸揻吇《皒酤》鍾:“昷陻酤賝錘蔱榈,鯍蓭痐榢蛃蓭嬷。”
      3 厉媛瞖宺,珀岫宺滠。
冒爘簋《癪臇伪》:“皒陻饘秸覙粖晒,秸廂粑臡榭痐榢。”

还有“翠娥”、“红袖”、“上界”、“钿珥”、“等闲”、“罗绮”、“石尤夫婿”,尤其是最后一个典故十分出色。
     请见案例如下:
     扫花游 其二 宝石
朝代:清代 作者:俞樾

是何楚楚,看绰约凌空,藐姑仙子。
圣湖见底,宛新妆对镜,铅华都洗。
雨态云容,化作阑干泪水。
暮烟紫。
算描就翠娥,眉妩娇细。
红袖天外倚。
问上界高寒,可能禁此。
伶仃钿珥。
压人间万种,等闲罗绮。
独立空山,剩有神尼唤姊。
肯容易,嫁东风、石尤夫婿。

综上所述,一首作品,如此之多的典故目不暇接,嫁接自然,典故运用无痕!运用的炉火纯青!实属罕见!令我惊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7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儒林古韵首版

Rank: 8Rank: 8

积分
86423
QQ
发表于 2024-6-4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九文 于 2024-6-4 14:02 编辑

藐姑:
      这个典故用的很出色。
      见“藐姑射”:1.神话中的山名。《庄子·逍遥游》:“藐姑射 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或以为即古之 石孔山,在今 山西省 临汾市 西。明 张景《飞丸记·意传飞稿》:“武陵 津旁,藐姑 山上,餐风吸露乘云,那许尘眸相望。”2.指仙女。清 曹寅《窗前绿萼梅》诗:“日长似有春烟起,独向苔岑间 藐姑。”汪文溥《子美嘱题化佛化装存相即柬亚子》诗:“忽然窈窕垂云鬟,肌理莹澈 藐姑射。”参见“姑射”。
      详细解释:
     【miǎo ɡū 】胃“岔愬抲”。岔愬抲:疩佽読“岔愬”。霳咐襊顆怏唐。
《嚘鑒·霙仜刖》:“岔愬抲簌怏欉霳蔱爘陖,椼鷘貥韋璲,卵鶽貥沋鑒。”
曯起悍本澞簌賒矒怏,鹬栋怏蚖佽闞劮暩蚖。
土辶褾《獃孬鱋·蒩粷獃鵟》:“験璯鸀冾,岔愬怏謈,檈爈鶓衼睰烚,妹嘹镦怌罻鸨。”
暚疩洣娿惝。
珱兆欔《湡瀫癐涐鵕》鍾:“庴稼琷欉拼刎扳,翲翾瀔葪躀岔愬。”
玘湅食《鑒瓝虚剒饿譧饿闯籏罻本聆鐍鑒》鍾:“饘脶鎋顮赪烚屝,椼麸覬僇岔愬抲。”
珀胃“愬抲”。
铅华:
       这个典故用的非常出色。
       亦作“铅花”,一指妇女化妆用的铅粉;二指用铅粉等物梳妆打扮;三借指妇女的美丽容貌、青春年华;四借指青年妇女;五比喻作画、写字用的颜料;六比喻虚浮粉饰之词;七比喻落花;八比喻冷月的清光。这个典故用的好!
该典故的历史来源:
      中国妇女使用妆粉至少在战国就开始了,最古老的妆粉有两种成分,一种是以米粉研碎制成,古粉字从米从分;另一种妆粉是将白铅化成糊状的面脂,俗称“胡粉”。因为它是化铅而成,所以又叫“铅华”,也有称“铅粉”的,两种粉都是用来敷面,使皮肤保持光洁。
      关于米粉的制作方法,在《齐民要术》里有比较详细的记载,最原始的制粉方法,是用一个圆形的粉钵盛以米汁,使其沉淀,制成一种洁白粉腻的“粉英”,然后放在日中曝晒,晒干后的粉末即可用来妆面。由于这种制作方法简单,所以在民间广泛流传,直到唐宋时期,人们制作米粉,仍然采用这种方法。还有一种香粉,是用粟米制作,类同上,只是最后再加上各种香料,便成香粉,由于粟米本身含有一定的粘性,所以用它敷面,不容易脱落。
      和米粉相比,铅粉的制作过程复杂得多,从早期的文献资料看,所谓铅粉,实际上包含了铅、锡、铝、锌等各种化学元素,最初用与妇女妆面的铅粉还没有经过脱水处理,所以多呈糊状。自汉代以后,铅粉多被吸干水分制成粉末或固体形状。由于它质地细腻,色泽润白,并且易于保存,所以深受妇女喜爱,久而久之就取代了米粉的地位。除了单纯的米粉、铅粉以外,古代妇女的妆粉还有不少名堂,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宫人段巧笑以米粉、胡粉掺入葵花子汁,合成“紫粉”。唐代宫中以细粟米制成“迎蝶粉”。
      在宋代,则有以石膏、滑石、蚌粉、蜡脂、壳麝及益母草等材料调和而成的“玉女桃花粉”。
在明代则有用白色茉莉花仁提炼而成的“珍珠粉”以及用玉簪花合胡粉制成玉簪之状的“玉簪粉”。
     清代有以珍珠加工而成的“珠粉”以及用滑石等细石研磨而成的“石粉”等等。还有以产地出名的,如浙江的“杭州粉”(也称官粉);荆州的“范阳粉”;河北的“淀粉”;桂林的“桂粉”等等,粉的颜色也由原来的白色增加为多种颜色,并掺入了各种名贵香料,使其具有更迷人的魅力。
     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开展,大批妆粉实物相继出土,有的盛在精致的钵内,有的安装在丝绸的包里,最有特色的是从福建福州出土的南宋妆粉,被制成特定形状的粉块,有圆形、方形、四边形、八角形和葵瓣形等等,上面还压印着凸凹的梅花、兰花以及荷花纹样。
      该典故的意思与范例出处如此这般:
      1、妇女化妆用的铅粉。
      崔豹《古今注》:“纣烧铅为粉,曰胡粉,又名铅粉。萧史炼飞雪丹,与弄玉涂之,后因曰铅华,曰金粉。今水银腻粉也。”
       2、用铅粉等物梳妆打扮。
       宋 陈造《田家谣》:“中妇辍闲事铅华,不比大妇能忧家。”钱钟书 注:“二媳妇忙里偷闲爱打扮。”
       3、借指妇女的美丽容貌、青春年华。
       晋 葛洪《抱朴子·畅玄》:“冶容媚姿,铅华素质,伐命者也。”
       4、借指青年妇女。
      唐卢纶 《七夕》诗:“铅华潜惊曙,机杼暗传秋。”
       5、指作画、写字用的颜料。引申为图画或文字。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画体工用拓写》:“武昌之扁青,蜀郡之铅华。”
      清 赵翼 《春兰禁体和吕叔讷广文》:“粉气薰常借,铅华写未工。”
      6、比喻虚浮粉饰之词。
      清 戴名世 《与刘言洁书》:“君子之文,淡焉,泊焉,略其町畦,去其铅华,无所有乃其所以无所不有者也。”
      宋 周邦彦 《花犯》:“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
      7、比喻落花。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一折:“子规声好教人恨,他只待送春归几树铅华。”
      清 孙枝蔚 《落花》诗:“狼籍铅华转眼中,依然蜂蝶趁香风。”
      8、比喻冷月的清光。
      南朝 梁 陶弘景 《寒夜怨》诗:“空山霜满高烟平,铅华沉照帐孤明。”
      
      阑干:
      基本解释
    (书)①(形)纵横错落的样子:星斗~|泪~。②同“栏杆”。
     详细解释
     1. 横斜貌。
     三国 魏 曹植 《善哉行》:“月没参横,北斗阑干。” 金 史肃 《宿睦村》诗:“阑干河汉已西倾,独坐披衣过五更。” 陈三立 《十月十四夜饮秦淮酒楼闻陈梅生侍御袁叔舆户部述出都遇乱事感赋》诗:“霜月阑干照头白,天涯为念旧恩存。” 鲁迅 《集外集拾遗·<亥年残秋偶作>诗》:“竦听荒鸡偏闃寂,起看星斗正阑干。”
       2. 借指北斗。
       明 杨基 《岳阳楼》诗:“春色醉 巴陵 ,阑干落 洞庭 。”
       3. 纵横散乱貌;交错杂乱貌。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王与夫人叹曰:‘吾已絶望,永辞万民,岂料再还,重復乡国。’言竟掩面,涕泣阑干。” 三国 魏 曹植 《妾薄命》诗之二:“腾觚飞爵阑干,同量等色齐颜。” 唐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瀚海 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澹万里凝。” 清 钱谦益 《答新安方望子投诗枉访》诗:“茧穴鸡窠正怯寒,清晨剥啄响阑干。”
      4. 栏杆。用竹、木、砖石或金属等构制而成,设于亭台楼阁或路边、水边等处作遮拦用。
      唐 李白 《清平调词》之三:“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 北倚阑干。” 明 王韦 《阁试春阴诗》:“含情佇立凭阑干,远峰漠漠登楼看。” 冰心 《往事二》五:“我看见船尾的阑干,与暗灰色的天末的水平线,互相重迭起落,高度相去有五六尺。”
      5. 眼眶。
       宋 毛滂 《惜分飞》词:“泪湿阑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 元 熊忠 《古今韵会举要·十四寒·干》:“又眼眶谓之阑干。”
       6. 方言。镶在衣服上的花边。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四部分一:“我前天才叫人买了一件衣料同周身的阑干回来,你拿去做棉袄穿,算是我送你的一点情谊。”自注:“在 光绪 中叶,即是在一八九○年前后, 四川 女人服装是上衣下裙。上衣除青缎驼肩、绣花颜色缎挽袖外,还要通身缘一道缎锦辫子。这辫子,便叫阑干。”
     辞书解释:[ lán ɡān ]
     1 鴱“舢靓”。繵栾、讣、鄋狕曯賒酙耏鲺麬顆岓祂瀺。
膐冒《珱吇櫒》:“瓞山拼礌乒鬿具,閎婇霓鯍鯳痐榢。”
      2 媛嬷繾。
箸揻吇《皒酤》鍾:“昷陻酤賝錘蔱榈,鯍蓭痐榢蛃蓭嬷。”
      3 厉媛瞖宺,珀岫宺滠。
冒爘簋《癪臇伪》:“皒陻饘秸覙粖晒,秸廂粑臡榭痐榢。”

还有“翠娥”、“红袖”、“上界”、“钿珥”、“等闲”、“罗绮”、“石尤夫婿”,尤其是最后一个典故十分出色。
     请见案例如下:
     扫花游 其二 宝石
朝代:清代 作者:俞樾

是何楚楚,看绰约凌空,藐姑仙子。
圣湖见底,宛新妆对镜,铅华都洗。
雨态云容,化作阑干泪水。
暮烟紫。
算描就翠娥,眉妩娇细。
红袖天外倚。
问上界高寒,可能禁此。
伶仃钿珥。
压人间万种,等闲罗绮。
独立空山,剩有神尼唤姊。
肯容易,嫁东风、石尤夫婿。

综上所述,一首作品,如此之多的典故目不暇接,嫁接自然,典故运用无痕!运用的炉火纯青!实属罕见!令我惊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7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儒林古韵首版

Rank: 8Rank: 8

积分
86423
QQ
发表于 2024-6-4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九文 于 2024-6-4 14:02 编辑

藐姑:
      这个典故用的很出色。
      见“藐姑射”:1.神话中的山名。《庄子·逍遥游》:“藐姑射 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或以为即古之 石孔山,在今 山西省 临汾市 西。明 张景《飞丸记·意传飞稿》:“武陵 津旁,藐姑 山上,餐风吸露乘云,那许尘眸相望。”2.指仙女。清 曹寅《窗前绿萼梅》诗:“日长似有春烟起,独向苔岑间 藐姑。”汪文溥《子美嘱题化佛化装存相即柬亚子》诗:“忽然窈窕垂云鬟,肌理莹澈 藐姑射。”参见“姑射”。
      详细解释:
     【miǎo ɡū 】胃“岔愬抲”。岔愬抲:疩佽読“岔愬”。霳咐襊顆怏唐。
《嚘鑒·霙仜刖》:“岔愬抲簌怏欉霳蔱爘陖,椼鷘貥韋璲,卵鶽貥沋鑒。”
曯起悍本澞簌賒矒怏,鹬栋怏蚖佽闞劮暩蚖。
土辶褾《獃孬鱋·蒩粷獃鵟》:“験璯鸀冾,岔愬怏謈,檈爈鶓衼睰烚,妹嘹镦怌罻鸨。”
暚疩洣娿惝。
珱兆欔《湡瀫癐涐鵕》鍾:“庴稼琷欉拼刎扳,翲翾瀔葪躀岔愬。”
玘湅食《鑒瓝虚剒饿譧饿闯籏罻本聆鐍鑒》鍾:“饘脶鎋顮赪烚屝,椼麸覬僇岔愬抲。”
珀胃“愬抲”。
铅华:
       这个典故用的非常出色。
       亦作“铅花”,一指妇女化妆用的铅粉;二指用铅粉等物梳妆打扮;三借指妇女的美丽容貌、青春年华;四借指青年妇女;五比喻作画、写字用的颜料;六比喻虚浮粉饰之词;七比喻落花;八比喻冷月的清光。这个典故用的好!
该典故的历史来源:
      中国妇女使用妆粉至少在战国就开始了,最古老的妆粉有两种成分,一种是以米粉研碎制成,古粉字从米从分;另一种妆粉是将白铅化成糊状的面脂,俗称“胡粉”。因为它是化铅而成,所以又叫“铅华”,也有称“铅粉”的,两种粉都是用来敷面,使皮肤保持光洁。
      关于米粉的制作方法,在《齐民要术》里有比较详细的记载,最原始的制粉方法,是用一个圆形的粉钵盛以米汁,使其沉淀,制成一种洁白粉腻的“粉英”,然后放在日中曝晒,晒干后的粉末即可用来妆面。由于这种制作方法简单,所以在民间广泛流传,直到唐宋时期,人们制作米粉,仍然采用这种方法。还有一种香粉,是用粟米制作,类同上,只是最后再加上各种香料,便成香粉,由于粟米本身含有一定的粘性,所以用它敷面,不容易脱落。
      和米粉相比,铅粉的制作过程复杂得多,从早期的文献资料看,所谓铅粉,实际上包含了铅、锡、铝、锌等各种化学元素,最初用与妇女妆面的铅粉还没有经过脱水处理,所以多呈糊状。自汉代以后,铅粉多被吸干水分制成粉末或固体形状。由于它质地细腻,色泽润白,并且易于保存,所以深受妇女喜爱,久而久之就取代了米粉的地位。除了单纯的米粉、铅粉以外,古代妇女的妆粉还有不少名堂,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宫人段巧笑以米粉、胡粉掺入葵花子汁,合成“紫粉”。唐代宫中以细粟米制成“迎蝶粉”。
      在宋代,则有以石膏、滑石、蚌粉、蜡脂、壳麝及益母草等材料调和而成的“玉女桃花粉”。
在明代则有用白色茉莉花仁提炼而成的“珍珠粉”以及用玉簪花合胡粉制成玉簪之状的“玉簪粉”。
     清代有以珍珠加工而成的“珠粉”以及用滑石等细石研磨而成的“石粉”等等。还有以产地出名的,如浙江的“杭州粉”(也称官粉);荆州的“范阳粉”;河北的“淀粉”;桂林的“桂粉”等等,粉的颜色也由原来的白色增加为多种颜色,并掺入了各种名贵香料,使其具有更迷人的魅力。
     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开展,大批妆粉实物相继出土,有的盛在精致的钵内,有的安装在丝绸的包里,最有特色的是从福建福州出土的南宋妆粉,被制成特定形状的粉块,有圆形、方形、四边形、八角形和葵瓣形等等,上面还压印着凸凹的梅花、兰花以及荷花纹样。
      该典故的意思与范例出处如此这般:
      1、妇女化妆用的铅粉。
      崔豹《古今注》:“纣烧铅为粉,曰胡粉,又名铅粉。萧史炼飞雪丹,与弄玉涂之,后因曰铅华,曰金粉。今水银腻粉也。”
       2、用铅粉等物梳妆打扮。
       宋 陈造《田家谣》:“中妇辍闲事铅华,不比大妇能忧家。”钱钟书 注:“二媳妇忙里偷闲爱打扮。”
       3、借指妇女的美丽容貌、青春年华。
       晋 葛洪《抱朴子·畅玄》:“冶容媚姿,铅华素质,伐命者也。”
       4、借指青年妇女。
      唐卢纶 《七夕》诗:“铅华潜惊曙,机杼暗传秋。”
       5、指作画、写字用的颜料。引申为图画或文字。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画体工用拓写》:“武昌之扁青,蜀郡之铅华。”
      清 赵翼 《春兰禁体和吕叔讷广文》:“粉气薰常借,铅华写未工。”
      6、比喻虚浮粉饰之词。
      清 戴名世 《与刘言洁书》:“君子之文,淡焉,泊焉,略其町畦,去其铅华,无所有乃其所以无所不有者也。”
      宋 周邦彦 《花犯》:“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
      7、比喻落花。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一折:“子规声好教人恨,他只待送春归几树铅华。”
      清 孙枝蔚 《落花》诗:“狼籍铅华转眼中,依然蜂蝶趁香风。”
      8、比喻冷月的清光。
      南朝 梁 陶弘景 《寒夜怨》诗:“空山霜满高烟平,铅华沉照帐孤明。”
      
      阑干:
      基本解释
    (书)①(形)纵横错落的样子:星斗~|泪~。②同“栏杆”。
     详细解释
     1. 横斜貌。
     三国 魏 曹植 《善哉行》:“月没参横,北斗阑干。” 金 史肃 《宿睦村》诗:“阑干河汉已西倾,独坐披衣过五更。” 陈三立 《十月十四夜饮秦淮酒楼闻陈梅生侍御袁叔舆户部述出都遇乱事感赋》诗:“霜月阑干照头白,天涯为念旧恩存。” 鲁迅 《集外集拾遗·<亥年残秋偶作>诗》:“竦听荒鸡偏闃寂,起看星斗正阑干。”
       2. 借指北斗。
       明 杨基 《岳阳楼》诗:“春色醉 巴陵 ,阑干落 洞庭 。”
       3. 纵横散乱貌;交错杂乱貌。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王与夫人叹曰:‘吾已絶望,永辞万民,岂料再还,重復乡国。’言竟掩面,涕泣阑干。” 三国 魏 曹植 《妾薄命》诗之二:“腾觚飞爵阑干,同量等色齐颜。” 唐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瀚海 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澹万里凝。” 清 钱谦益 《答新安方望子投诗枉访》诗:“茧穴鸡窠正怯寒,清晨剥啄响阑干。”
      4. 栏杆。用竹、木、砖石或金属等构制而成,设于亭台楼阁或路边、水边等处作遮拦用。
      唐 李白 《清平调词》之三:“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 北倚阑干。” 明 王韦 《阁试春阴诗》:“含情佇立凭阑干,远峰漠漠登楼看。” 冰心 《往事二》五:“我看见船尾的阑干,与暗灰色的天末的水平线,互相重迭起落,高度相去有五六尺。”
      5. 眼眶。
       宋 毛滂 《惜分飞》词:“泪湿阑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 元 熊忠 《古今韵会举要·十四寒·干》:“又眼眶谓之阑干。”
       6. 方言。镶在衣服上的花边。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四部分一:“我前天才叫人买了一件衣料同周身的阑干回来,你拿去做棉袄穿,算是我送你的一点情谊。”自注:“在 光绪 中叶,即是在一八九○年前后, 四川 女人服装是上衣下裙。上衣除青缎驼肩、绣花颜色缎挽袖外,还要通身缘一道缎锦辫子。这辫子,便叫阑干。”
     辞书解释:[ lán ɡān ]
     1 鴱“舢靓”。繵栾、讣、鄋狕曯賒酙耏鲺麬顆岓祂瀺。
膐冒《珱吇櫒》:“瓞山拼礌乒鬿具,閎婇霓鯍鯳痐榢。”
      2 媛嬷繾。
箸揻吇《皒酤》鍾:“昷陻酤賝錘蔱榈,鯍蓭痐榢蛃蓭嬷。”
      3 厉媛瞖宺,珀岫宺滠。
冒爘簋《癪臇伪》:“皒陻饘秸覙粖晒,秸廂粑臡榭痐榢。”

还有“翠娥”、“红袖”、“上界”、“钿珥”、“等闲”、“罗绮”、“石尤夫婿”,尤其是最后一个典故十分出色。
     请见案例如下:
     扫花游 其二 宝石
朝代:清代 作者:俞樾

是何楚楚,看绰约凌空,藐姑仙子。
圣湖见底,宛新妆对镜,铅华都洗。
雨态云容,化作阑干泪水。
暮烟紫。
算描就翠娥,眉妩娇细。
红袖天外倚。
问上界高寒,可能禁此。
伶仃钿珥。
压人间万种,等闲罗绮。
独立空山,剩有神尼唤姊。
肯容易,嫁东风、石尤夫婿。

综上所述,一首作品,如此之多的典故目不暇接,嫁接自然,典故运用无痕!运用的炉火纯青!实属罕见!令我惊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7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儒林古韵首版

Rank: 8Rank: 8

积分
86423
QQ
发表于 2024-6-4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九文 于 2024-6-4 14:03 编辑

扫花游 其二 宝石
朝代:清代 作者:俞樾

是何楚楚,看绰约凌空,藐姑仙子。圣湖见底,宛新妆对镜,铅华都洗。
雨态云容,化作阑干泪水。暮烟紫。算描就翠娥,眉妩娇细。
红袖天外倚。问上界高寒,可能禁此。伶仃钿珥。压人间万种,等闲罗绮。
独立空山,剩有神尼唤姊。肯容易,嫁东风、石尤夫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87

主题

101万

回帖

310万

积分

副首版

《儒林古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0213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4-6-4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紧贴形象,生动逼真。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87

主题

101万

回帖

310万

积分

副首版

《儒林古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0213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4-6-4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紧贴形象,生动逼真。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87

主题

101万

回帖

310万

积分

副首版

《儒林古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0213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4-6-4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紧贴形象,生动逼真。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87

主题

101万

回帖

310万

积分

副首版

《儒林古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0213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4-6-4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紧贴形象,生动逼真。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87

主题

101万

回帖

310万

积分

副首版

《儒林古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0213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4-6-4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紧贴形象,生动逼真。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8-7 02: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