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道、佛与中古诗歌的“尘”意

[复制链接]

546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0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9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庄子与陶渊明的“虚室”都用以指虚静而不受扰攘的所在,其不同者,陶渊明的“室”偏于实指,而《庄子》的“室”是比喻人心。不仅如此,陶诗所用尘事、尘网、尘杂、尘想等词都是在比喻或象征的意义上使用,指向现实生活的纷扰、诈伪,这样的语义系统与《庄子》好将争竞的世俗拟为尘垢相一致,两者也都致力于摆脱尘俗的束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0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9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着佛教在两晋南北朝的流行,佛教善于以“尘”说法,关注“尘”的细微和无量的特征,喜欢使用由“尘”构成的词语表示影响悟解的各种障碍,或以之象征世俗社会等,在诗歌领域也得到展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0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9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是要“绝风尘”、“毕尘累”,还是“廓尘”,尘都是指向纷扰浊乱的现实世界和世俗人生的喧嚣烦恼,表达的是对凡俗生活和欲念的规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0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9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道教题材的诗歌喜欢以“尘”入诗;第二,不少诗人通过诗歌抒发与老庄、道教相关的情思时用到“尘”;第三,佛教僧人和信徒的诗歌写作以及佛教题材的诗歌,常用由“尘”构成的词语和意象,以萧氏父子为中心的诗歌写作最为典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0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9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魏晋南北朝诗人以“红尘”入诗,词义一般不偏离上举诗赋的实指之意,还没有明显赋予“红尘”以抽象的寓意。到了唐宋诗中,“红尘”经常用以喻指繁华的场所,或者象征喧嚣凡俗的世间,后者与道、佛同样关系紧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万

主题

105万

回帖

38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大别山峰和《中华诗人》杂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868385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6-10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学习,问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2 13: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