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老师和诗友们好: 本人是一名京剧爱好者,也是一名京剧戏迷票友,热衷于古典的传统京剧剧目。由于人们对反映历史题材的古典传统京剧了解的略少一些,从即日起本人向好友们用格律诗词的形式陆续介绍几部京剧传统戏。以供好友们对京剧传统戏的进一步了解。即弘扬了国粹,同时又锻炼了诗词写作能力。这也是松水本人学写诗词的一种尝试,望各位老师和诗友多提宝贵意见。
七律 京剧《文昭关》
一(平水韵) 春秋战国楚平王,寡道昏庸败坏纲。 父纳儿妻伦丧尽,君相少傅祸民殃。 伍奢贤太诚心阻,无忌谗臣恶意狂。 斩首午门怀饮恨,子胥逃境赴吴疆。
二 (新韵) 伍奔吴域借兵员,行至昭关遇阻拦。 一夜锁眉愁染发,三天瞪目怒红颜。 公朋甫讷形相助,隐士东皋体换衫。 统率精军攻楚进,胥挖平墓百千鞭。
楚平王(?―公元前516年),楚平王昏庸无道,朝政败坏,崇信奸臣费无忌,扰乱朝纲。 楚平王派费无忌替太子建到秦国去迎接秦女孟赢来和太子完婚,孟赢甚美,无忌便劝平王自纳娶,宠信有加。伍奢上殿劝阻平王,无忌施奸计尽谗言陷害忠良,后来被费无忌迫害而死。 伍奢之子伍员(字子胥)逃出樊城,投奔吴国。楚平王在各处悬挂头像,缉拿伍员。伍员被阻于昭关,幸遇隐士东皋公,将其藏在家中,一连数日,计无所出。伍员辗转反侧,不能成眠,一夜之间,须发全白。东皋公之友皇甫讷,其相貌与伍子胥相像,乃邀其过府,嘱与伍员互换衣帽。皇甫讷先至关,果被关吏擒拿,大声剖白,关吏不信。正扰攘间,伍员趁机混出昭关。东皋公乃见关吏,说明被捕者并非伍员,系挚友皇甫讷,关吏释之。 伍子胥逃至吴国,先后兴兵伐楚五次。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率伍子胥等再次率兵大举伐楚,占领楚国的都城。当时楚平王已死,昭王逃亡随国(今湖北随州)。伍子胥掘楚平王坟墓,鞭尸三百。史称柏举之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