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诗歌的“空白”艺术及“张力”效应

[复制链接]

5464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42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7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一句或一首诗中,“外延”和“内涵”就构成了两个平行的意义层面,即诗的字面意义和诗的内涵义。诗的“张力”就存在于这两个平行意义的层面之间。这两个意义的存在更激发了读者进一步探究诗歌的潜在意味的审美兴趣,从而产生了丰富的联想意义,这样所构成的艺术魅力,就是诗的“张力”效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4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42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7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的“张力”的设置,同样是诗人的精心构筑,诗人有意使诗除了字面义以外,还有更多的内涵义。让读者沿着字面义,去挖掘多层次中的其他含义,领略含蓄、深邃的意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4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42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7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空白”往往作为作者的艺术表现的手段而出现,作者设计“空白”的目的并非让它真正空白,而是通过空白去达到内涵丰富的目的,而“张力”则是作为体现作者艺术表现的目的而出现,诗的“张力”产生强力效应,无疑是作者创作的目的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4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42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7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狭义的空白艺术,是局限于形象的内涵,即作者发挥想象力填补的内容,必须是形象所包含的东西,而不能超越形象内涵去漫夭遐想;诗的“张力”既基于字面意义又超出字面意义,往往由于观察者的文字修养、经验阅历等不同而有差别,想象的范围也不能确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4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42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7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人们乐于使用的艺术空白的手法,同样也可以产生诗的“张力”效应,这是因为艺术空白中的言与意、虚与实、隐蔽与敞开、含蓄与彰明之间存在一系列的矛盾对立运动,字面义与蕴含义构成了意义上的矛盾关系,从而构成诗的张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万

主题

105万

回帖

387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大别山峰和《中华诗人》杂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871847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2-28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辞精炼,意境优美。感谢老师一路精彩分享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6 07: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