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辛勤

[资料] 谈修辞手法的成语

[复制链接]

2002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86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1-30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4.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
作用: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朱门酒肉臭 , 路有冻死骨。
口蜜腹剑、 口是心非、 虎头蛇尾、 好逸恶劳、 阳奉阴违、 南辕北辙、
外强中干、 吃一堑,长一智、 挂羊头卖狗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2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86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1-30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5.对偶:用结构相同或相近 , 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主要作用是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如: ①满招损 , 谦受益。②横眉冷对千夫指 , 俯首甘为孺子牛。③欲穷千里目 , 更上一层楼。( 流水对 ) ④望/长城内外 , 惟余莽莽 , 大河上下 , 顿失滔滔。( 扇面对 )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地大物博、 感恩戴德、  山穷水尽、  家喻户晓、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披星戴月、口诛笔伐、 口蜜腹剑、 山珍海味、 山重水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2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86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1-30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5.对偶:用结构相同或相近 , 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主要作用是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如: ①满招损 , 谦受益。②横眉冷对千夫指 , 俯首甘为孺子牛。③欲穷千里目 , 更上一层楼。( 流水对 ) ④望/长城内外 , 惟余莽莽 , 大河上下 , 顿失滔滔。( 扇面对 )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地大物博、 感恩戴德、  山穷水尽、  家喻户晓、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披星戴月、口诛笔伐、 口蜜腹剑、 山珍海味、 山重水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2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86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1-30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6.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 , 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 , 如以部分代全体 ; 用具体代抽象; 用特征代本体 ; 用专名代通称等。
作用:可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生动、具体、使特点更鲜明。如 :
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 )
②不要大锅饭。(" 大锅饭 " 代抽象的 " 平均主义 ")
③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 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 )
④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 雷锋" 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 ) 

目不识丁、 披肩执锐、 扭转乾坤、 迫在眉睫、 拈花惹草、 大江东去、
灯红酒绿、 咬文嚼字、 青黄不接、 手无寸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2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86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1-30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7.反复:根据表达需要 , 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反复可以是连续的 , 也可间隔出现。也就是说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 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节奏感。如: ①冒着敌人的炮火 , 前进! 前进! 前进! ②敌人从哪里进攻 , 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 敌人从哪里进攻, 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登峰造极、 星移斗转、 提纲挈领、 审时度势、 情真意切、 罪魁祸首、
丰功伟绩、 心灰意冷、 真凭实据、 一心一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2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86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1-30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9.双关:
风雨同舟、 藕断丝连、 立地成佛、 乐在其中    
10.回环: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11.顶真: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一传十,十传百、
一而再,再而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2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86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1-30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数词修辞的基础是数字的玄化、虚化带来的象征意义。也就是说,数词虚化了原来表示数量的含义,保留了一种象征意义。
据史料记载,数词在我国古代很早就产生了。早在原始社会仰韶文化中便有数的刻划符号,甲骨文中的数词已相当完备,从一到十,数目齐全,而且已有十进位制,有十、百、千、万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2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86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1-30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数词的基本功能用于计算,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然而,在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汉语的数词除了表示数量功能外,有些还兼有神秘的意义色彩,成为“玄数”,有些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也含有不同的意义。
由于阴阳五行理论的作用,古人把十以内的数分为两大数列,奇数:一三五七九为阳数,偶数:二四六八为阴数。这两大不同的数列被附上不同的色彩。比如一三五九的玄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2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86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1-30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数词的基本功能用于计算,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然而,在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汉语的数词除了表示数量功能外,有些还兼有神秘的意义色彩,成为“玄数”,有些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也含有不同的意义。
由于阴阳五行理论的作用,古人把十以内的数分为两大数列,奇数:一三五七九为阳数,偶数:二四六八为阴数。这两大不同的数列被附上不同的色彩。比如一三五九的玄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2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86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1-30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1.“一”的象征。中国古代三大教之一道教的创始人,先秦时期思想家,老子在其著作《老子》四十二章里提出了其思想体系的核心——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一”就是“有”的一般,“有”的开始。由无到有,一切始于一。中国东汉时的道家经典《老子想尔注》以道家思想注释《老子道德经》。以道为最高信仰,宣称道是有意志有人格的最高神灵。道既是“一”。中国古代哲学史上讲对立统一关系的命题。一是统一物,二是指统一物的可分性。
朱熹认为一分为二,“节节如此,以至于无穷”。王夫之进一步阐发了一与二的关系肯定“一分为二”是“合二为一”的基础。由此把“一”作为一切的本源,有开始和存在的内涵。并由此引申了多种含义如相同、少许。
体现在成语系统,带数词“一”的成语约有二百四十条之多,是数词成语中量最多的。可见一斑、尝鼎一脔、一叶知秋、闻一知十、举一反三,其中的一斑、一脔、一叶、“一”都是事物存在的象征,存在就是一,有一就有二,有另外的一切;而长短不一、言行不一、心口如一、始终如一、一视同仁、莫衷一是、万众一心、表里如一、如出一辙、不可一世、不拘一格、别具一格则体现了相同、同一、一样的含义;百里挑一、不一而足、不识一丁、不名一钱、九牛一毛、一字之师、沧海一粟、千里之堤,毁于一穴、不越雷池一步、昙花一现、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一寸光阴一寸金,其中的一、一丁、一钱、一毛、一字、一粟、一穴、一步、一现、一时、一寸就是少许的象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4 23: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