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赏析- 101 渡荆门送别 作者/李白〔唐代〕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 我乘舟远渡至遥远的荆门外,来到战国时期的楚地游览。 山随平阔原野的出现而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中奔流。 江面月影好似天上飞来的明镜,云层缔构城外幻出海市蜃楼。 我依然喜爱来自故乡的水,不远万里来送我小舟东行。 注释 荆门:山名。楚国:指湖北一带。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大荒:广阔无际的田野。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 赏析 此诗是李白出蜀至荆门时所作,描绘了沿途的见闻及感受。全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以其卓越的绘景取胜,景象雄浑壮阔,表现了作者年少远游、倜傥不群的个性及浓浓的思乡之情。 首联指的就是这一壮游。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颔联短短十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这种景色的变化。起伏的山岭,平坦的原野,奔流的长江,辽远的荒原。四种景象如此阔大,让人穷尽目光,思接千里。 颈联是说,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下来的一面镜子,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这是长江近景的描写。“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尾联是说,我还是怜爱故乡的水,流过万里送我远行。这句将故乡水拟人化,借写故乡水有情,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这首形象壮美瑰玮的五律,也可以说能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包涵长江中游数万里山势与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