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7
1万
7万
栏目嘉宾
应对联特邀嘉宾
振波浪清 发表于 2022-10-6 14:14 多明白的手法。
使用道具 举报
振波浪清 发表于 2022-10-6 14:15 所以,请你不要以诗律框框来看对联,你知道吗?
振波浪清 发表于 2022-10-6 14:19 恰恰说明了对联里虚词可以对实词,你明白吗?
3万
109万
311万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林泉 发表于 2022-10-6 21:22 请你告诉大家: 你不注明文章作者名字的目的是什么?
林泉 发表于 2022-10-6 21:36 又开始耍无赖了。 你能明确回答: 1.
林泉 发表于 2022-10-6 21:50 附: 林泉 发表于 2022-10-6 11:32 这些说法不是绝对的。
林泉 发表于 2022-10-6 22:12 你口口声声进行”学术讨论”, 真正就具体对联进行学术讨论的时候, 你就哑口无言了。
林泉 发表于 2022-10-7 05:55 振波浪清 发表于 2022-10-3 14:03 律诗,包括所有的律句,为了保持严格的平仄交错句式和整齐的抑扬顿挫声 ...
振波浪清 发表于 2022-10-7 13:19 百度会告诉你的。明白?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特别贡献奖
为论坛建设作出过较大贡献的荣誉诗友
坚持不懈勇于奉献的管理员
敬业首版勋章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7-14 19: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