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沙河诗柳

茶酒新春联

[复制链接]

3263

主题

4746

回帖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47867
 楼主| 发表于 2022-1-16 08: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剑之老师,我是误解了联律通则的要求。抱歉!我写过七百首律诗,这一点很明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40

主题

1万

回帖

7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应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积分
73923
发表于 2022-1-18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林泉 于 2022-1-18 09:23 编辑

与沙河诗柳先生商榷:

《联律通则》解读的某些观点似乎有待斟酌。

摘自《联律通则》解读:
借音法。这是在对仗时利用汉字特点所找到的一种投机取巧方法。如果上联用了某一词语或某一字,或是为了用一个典故,而下联一时找不到适当的词语或字来相对,便借用同音字、词代替。如孟浩然《裴司士见访》颈联: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上联“鸡”是动物,“黍”是植物,两种东西,联合结构,下联相对处的“杨梅”是一种东西,偏正结构,对仗欠工整,即所谓一对二。但作为借音法,下联的“杨”音同“羊”,就可以与“鸡”相对,与“梅”连起来也成了两个东西,而且是动物对动物,植物对植物,由不是工对而成为了工对。这是汉字奇妙之处,也是前人机智之处。
**********************
上述诠释,似乎有些牵强。

厨人具鸡黍,
稚子摘杨梅。

(汉典)释义:
鸡黍/
指饷客的饭菜。

语本《论语.微子》﹕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由此可见:
孟浩然诗中:
鸡黍/指的是:饭菜。
杨梅/指的是:水果。

刍议:
这副联并非”一对二”,
更非”借音对”。
是郭先生的理解,辨析错误。
据说:
连李白对孟浩然都极为崇拜,有数首诗相赠。
与王维并称”王孟”的孟山人,
会犯”一对二””偏枯对””对仗欠工整”的低级错误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6万

回帖

2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南浦古韵、成联首席版主兼趣园、太阳诗词学院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297916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18 12: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老师,周二开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7-23 02: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