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古典诗词的创作技巧(上)

[复制链接]

5467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68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1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性词汇的词类活用与词性转化,强化了通感联觉功能,使古典诗词的词汇建设更接近于诗词的质的规定性。亦为线性陈述之逻辑语言体系渗透进古典诗词点面感发类隐喻语言体系打下了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7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68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1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诗词创作,追求语言的具象性与隐喻性,遣词造语极力避免日常用语中的逻辑演绎,专以呈现诗性语言之特质,组句尽可能选用实字,按对称原则并置排列,造成互映同感式关系,形成点面感发,即所谓“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7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68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1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诗学追求诗性语言的陌生化效果与意象直觉的新鲜可感性,句法上追求“反常合道”,表现为句式构造的陌生化,如反修辞逻辑组句、反语法规范组句……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7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68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1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反常合道”,即违反语法规范、逻辑修辞组句,却更能符合深入传达主体对世界的诗性感应真实。反映出古人在诗性语言追求中竭力排斥分析演绎、理性推演之态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7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68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1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修辞谬理组句分为两类:一类出于通感(联觉)所产生的拟想活动,称为通感谬理组句;一类出于以物观物所产生的拟想活动,称为拟态谬理组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7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68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1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通感是感觉的相互作用,它可以是一种已经产生的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兴奋,或者是一种感觉的作用借助另一种感觉的同时兴奋而得到加强的心理现象,其表现是各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替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7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68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1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类组句,通过对客观世界之细察,于直觉感应中产生拟态感性联想而构成的拟喻化意象语言,其审美追求,正是传统思维“天人合一、以物观物”之流韵触发诗人进入拟想活动之产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7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68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1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眼于诗句中,处于关键部位,为千锤百炼之关键词,亦为诗思展开联想之激活点。所谓“一字之工”,无外乎关键词能于句式构架中担当撑柱之任,化腐朽为神奇,引凡语简言至情致无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7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68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1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眼常用实字(名词)、动状字(动词、形容词,“虚活”类,准实字)充当,置于句中谓语部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7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68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1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诗词致力于追求句意的生动性,即灵动之美,更追求句式构建的陌生化,以强化句意的新鲜感,引人入胜。古典诗词动态美与陌生化之呈现,除动词反常谬理修辞外,多借助于词类活用,而词类活用现象大多发生在谓语部位,且基本以名词、形容词活用为主,其前提是使用之词当具备词性自由转化之性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9 02: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