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1-8-27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138、酒色财气
注释:旧时以此为人生四戒。泛指各种不良品德、习气。北宋大相国寺的“酒色财气诗”。
苏东坡有一次到大相国寺探望好友林了元(即佛印和尚),不巧,了元外出,住持和尚就请苏东坡在禅房休息,并特意端上了香茗美酒素肴款待。东坡独自斟酌,不觉有些微醉,偶然一抬头,见粉墙上新题有了元的诗一首。
其诗云:
“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边藏;谁能跳出圈外头,不活百岁寿也长。”
东坡见诗写得颇有哲理,但觉得四大皆空,禅味太浓,既然人世间离不开酒色财气,是躲也躲不开的事,那为何不能来个因势利导,化害为利呢?于是,就在了元题诗右侧题上《和佛印禅师诗》一首。
其诗云:
“饮酒不醉是英豪,恋色不迷最为高;不义之财不可取,有气不生气自消。”
题毕,把笔一掷,乘着醉意,就离开了禅房。
翌日,宋神宗赵顼在王安石的陪同下,亦来到大相国寺休闲,宋神宗看了佛印与东坡的题诗,饶有风趣。于是就笑着对王安石说:'爱卿,你何不和一首?'王安石应命,略一沉吟,即挥笔在佛印题诗左侧题《亦和佛印禅师诗》一首。
其诗云:
“无酒不成礼仪,无色路断人稀;无财民不奋发,无气国无生机。”
王安石真不愧为大政治家、大改革家,以诗人的慧眼,跳出了前人的窠臼,巧妙地将酒色财气与国家社稷、人民生计结合起来,把人们恐惧的酒色财气赋予新的勃勃生机和喜庆色彩。宋神宗深为赞赏,乘兴也和诗一首,
其诗云:
“酒助礼乐社稷康,色育生灵重纲常;财足粮丰家国盛,气凝太极定阴阳。”
君臣在大相国寺以酒色财气为题,先后和诗,各抒己见,别有一番情趣,自此被传为千古佳话。只可惜,大相国寺那堵粉墙上所题的君臣和唱墨宝早已不复存在了。
《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中有两首《西江月》词表达了对酒色财气的不同态度。其一曰:“酒是烧身硝焰,色为割肉钢刀,财多招忌损人苗,气是无烟火药。四件将来合就,相当不欠分毫,劝君莫恋最为高,才是修身正道。”另一首词写道:“三杯能和万事,一醉善解千愁,阴阳和顺喜相求,孤寡须知绝后。财乃润家之宝,气为造命之由,助人情性反为仇,持论何多差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