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王阳明心学与禅学关系的两个层面

[复制链接]

5468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78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6-24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阳明认为,圣人之道,是彻上彻下的一贯之道,而仙释二氏仅以生死诱人入道,超然于世累之外,故只是“有了上一截,遗了下一截,终不似圣人之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8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78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6-24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阳明与宋儒一样,亦出于儒学社会价值关怀优先即“修、齐、治、平”的用世的伦理立场批判禅学的自私自利,虚无不可治天下,但他确比宋儒更进一步,集中批判了禅学的心性本体论,这其中的原因在于阳明对禅理有着自己透彻的理解并且获致了真正的超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8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78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6-24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强调要通过现实世界各种实际生活的磨炼,来达到“动心忍性”,从而体悟到心性本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8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78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6-24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阳明对禅理的批判并非是空疏的外在的批判,而是深入其内的直探实质的批判,是超越了禅理之后的对禅理的批判。因此,阳明的批判不只表明,阳明由于坚执用世的伦理立场使他的心学与禅学有着泾渭分明的界限,阳明心学不是披着儒家外衣的禅学,而且表明阳明对禅理的吸收不是简单的承袭,而是真正化作血肉的消化、改铸。它集中地说明了阳明心学在学理层次上对禅学的整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8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78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6-24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禅学对阳明的精神性满足不是使他完全倒向禅学的怀抱,以禅学为依归,而是促使他“对儒学的精神性满足有了更强烈的渴望”,迫使他探索如何在儒学的立场上容纳禅学关于超越境界的思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8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78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6-24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阳明龙场悟道不但表明阳明最终找到了克服宋儒格物之学的学问门径,而且也为阳明在精神层面上融会禅学奠定了实存的主体性的立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8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78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6-24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自己的实存的心灵之是非为是非,那么,给予精神性满足、使心灵充分受用的禅学理所当然就是圣人之学,或者说,包容、涵摄禅学的纯粹的精神自由境界是圣人之学本身的内在要求,不过是心灵的自我肯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8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78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6-24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儒学的本心,是知是知非、为善去恶的纯粹的道德理性,而且涵摄了禅学的无执无著的精神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8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78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6-24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的“无善无恶”,不是指在道德层次上的善恶不思,也不是黄宗羲所理解的作为工夫层面的“无善念恶念”,而是指心体本来无任何执著性。这种心体纯粹的无执著性,阳明认为是人的本然的存在情态,同时又是人生自由的最高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万

主题

105万

回帖

387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大别山峰和《中华诗人》杂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87514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6-25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师精彩分享,遥祝老师夏祺笔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9 23: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