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临济宗禅诗(上)

[复制链接]

5468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69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6-18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刚宝剑式的大喝,将所有的疑情悉皆摧毁。此时乾坤失色,日月无光,纵使你的迷惑大如须弥,也倒卓在半空,粉碎无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8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69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6-18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料简”是临济导引学人悟入的四种方法,即“夺人不夺境”、“夺境不夺人”、“人境俱夺”、“人境俱不夺”。“人”指主观存在,“境”指客观存在。夺与不夺,根据对象的实际情况而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8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69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6-18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夺人不夺境”的境界,如同春天的太阳,照映万物,生机蓬勃。而衰老的“我”不过是因缘和合的假象,并没有真实性。世人执着于“我”,以为是有主宰的、实在的自体,便会产生种种谬误和烦恼。因此针对我执深重的人,必须破除其以我为实有的观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8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69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6-18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夺境不夺人”,是针对法执深重的人,破除以法为实有的观念。如果谁以客观存在为重,导致自性泯没,师家就要设法使他超越,以重现本心。世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法。一切法都没有实体性,处于刹那生灭变化之中。世人执着于“法”,对之虚妄分别,必然会妨碍对真如的悟解和体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8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69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6-18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境两俱夺”,是针对我执和法执都很重的人,破除其“我”、“法”二执。佛教认为,俗世的一切都是颠倒和虚妄的,任何对自我和外境的执着,都与佛教的基本原理和最终目的相违背。主观、客观都无真实性,应该超越主客,了悟绝对的本原心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8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69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6-18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境俱不夺”,对于人我、法我都无执着的人,二者都不须破除。主体、客体,各各依位而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8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69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6-18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夺境不夺人”,指对于我执轻而法执重的人,先夺其境。境有两意:一是思想意念之境,一是自然物象之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8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69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6-18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境俱不夺”,指禅者明心见性之后,必须从悟境中转身而出,度化世人。扬眉瞬目,思量意识,都从脱落烦恼的自性中流出,所以不会落于色界偏位。此时无凡无圣,无主无宾,问在答中,答在问中。言谈寂默,行住坐卧,神通妙用,都不出自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8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69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6-18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照用”的“照”,指“寂照”之照,“寂”是真如之体,“用”是妙用。“四照用”系根据参禅者对主客体之不同认识,所采取之不同教授方法,旨在破除视主体、客体为实有的世俗观点,与“四料简”基本类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8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69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6-18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1先照后用,针对法执重者,先破除对客体的执着。2先用后照,针对我执重者,先破除对主体的执着。3照用同时,针对我、法二执均重者,同时破除之。4照用不同时,对于我、法二执均已破除者,即可应机接物,不拘一格,运用自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9 17: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