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丑】 自释 (附序) 序言: 初学诗词者都知道古音与今音的不同,但在吟诵古诗词时,很少有按古音来诵读的。专家指出,其实只有北京附近很窄的地域是完全没有入声发音的,即使是北京周边的山东、山西、内蒙的方言也有入声的残留,更别说湘语系的湖南,越语系的江浙沪,粤语系的粤港澳,闽南语系的闽台等地的方言了,都是有入声字发音的。本人方言属于典型的湘语系,因此辨识入声字并不困难。不仅仅是入声字最好要按古入声来读,就是写词作所用的《词林正韵》里的各个韵部的使用也要按古音来辨识,才能正确复原古诗词的韵味,否则古诗词的音韵美是没法欣赏到的,包括写作韵部的正确把握,特别是《词林正韵》入声部的第十五部到第十九部的使用更显紧要。 例如“菩萨蛮”的第一、二句是要求叶韵的,毛泽东主席的“菩萨蛮·黄鹤楼”的第一、二句: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其中的韵字“国(guó)”和“北(běi)”你按今音普通话来读有什么韵脚呢?一点韵味都没有了。其实它们属于第十七部,应该读“国(guè)”和“北(bè)”就很押韵了。 “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 六月天兵征腐恶(wò),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bò)。 赣水那边红一角(guò),偏师借重黄公略(lvò)。 百万工农齐踊跃(yò),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hò)。 国际悲歌歌一曲(qiò),狂飙为我从天落(luò)。
是押韵得很好的,按普通话就读不出流利韵脚来。(注:其中“h”是湘语系的特殊发音,近似后颚摩擦音读“额”。符号“h”打不出是代用的。) 因兹敝人亦以《词林正韵》第十七部写了一首“六丑*自释”以彰显其要。 故此,本人主张要按古音来诵读古体诗词,包括呼吁电台、电视台主持人的朗读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