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林泉

陆游悲叹钗头凤,凤还巢梦思。

[复制链接]

2936

主题

1万

回帖

7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应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积分
73396
 楼主| 发表于 2021-4-21 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林泉 于 2021-4-21 06:53 编辑
振波浪清 发表于 2021-4-20 12:50
郑獬欣吟/雪里梅,梅弄影/窗伴;【浪花对句】~文学作品古诗,词牌。诗人高兴地吟唱自己的作品,梅影一窗前相伴中。
陆游悲叹/钗头凤,凤还巢/梦思。【林泉出句】~词牌,文学作品小说
2
我用的是错综手法,因为上下对难度比较大。

~~~~~~~~~~~~~~~~~~~~~~~~~~~~~~~~~~·
你见过有七言句和四言句“错综对”的古诗句吗?
假设:
四言句词牌“梅弄影”与七言句词牌“钗头凤”可以互相“错综对”的话,
那么,
四言句“雪里梅”以什么名义与七言句“凤还巢(京剧;电影)”互相“错综对”呢?

我很赞赏你的探索精神:
无论应对质量如何,敢于试试。
致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36

主题

1万

回帖

7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应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积分
73396
 楼主| 发表于 2021-4-21 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林泉 于 2021-4-21 06:54 编辑
振波浪清 发表于 2021-4-20 12:57
来个简单的白话如下:
郑獬欣吟/雪里梅,梅弄影/窗伴;【浪花对句】~窗前喜伴诗后梅弄影
陆游悲叹/钗头凤,凤还巢/梦思。【林泉出句】~梦里愁思何日凤还巢


最好别再”别出心裁”贴出什么:
欣吟;窗伴。
这样的“自造词”好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78

主题

1万

回帖

6万

积分

副首版

应对联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8865
发表于 2021-4-21 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泉 发表于 2021-4-21 02:48
谢谢首版赐教。
如果技巧联没有难度,还有什么“趣味”可玩吗?
你认为如何“放宽”?“放宽”到什么程度? ...

我的意见只是个人见解,可以不理的。林老师才华横溢,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36

主题

1万

回帖

7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应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积分
73396
 楼主| 发表于 2021-4-21 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林泉 于 2021-4-21 06:46 编辑
江晶晶江涛 发表于 2021-4-21 06:03
我的意见只是个人见解,可以不理的。林老师才华横溢,赞!!!


你的意见并非无理。
我自己也经常思考这个问题:
怎样应对技巧联?
怎样赏读古人的诗作?
例如:
终南别业
---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

赵瑟初停凤凰柱,
蜀琴欲奏鸳鸯弦。
--李白【长相思】

~~~~~~~~~~~~~~~~~~~~
唐.杜甫《岁晏行》
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
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雁鸣桑弓。
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
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轴茅茨空。
楚人重鱼不重鸟,汝休枉杀南飞鸿。
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
往日用钱捉私铸,今许铅锡和青铜。
刻泥为之最易得,好恶不合长相蒙。
万国城头吹画角,此曲哀怨何时终。

~~~~~~~~~~~~~~~~~~~~~~~~··
有人认为:
诗佛王维,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的作品也是屡屡犯“平三连”等格律错误。
果真如此吗?

是这些古人错了,还是我们今人赏析的出发点错了?

怎样赏读,理解这些古诗词?
这对我们是个考验。

在下不过一介布衣而已,错误难免存在,恭请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78

主题

1万

回帖

6万

积分

副首版

应对联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8865
发表于 2021-4-21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泉 发表于 2021-4-21 06:41
你的意见并非无理。
我自己也经常思考这个问题:
怎样应对技巧联?

“近体诗”讲的平仄在古风中不讲,古人的‘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讲格律,他们以前的年代,隔的远的年代他们也叫古代,故“古风”不讲近体诗的格律。问好林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11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113667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4-21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泉 发表于 2021-4-21 03:05
最好别再”别出心裁”贴出什么:
欣吟;窗伴。
这样的“自造词”好吗? ...

结合整句理解字面意思就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11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113667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4-21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泉 发表于 2021-4-21 02:59
~~~~~~~~~~~~~~~~~~~~~~~~~~~~~~~~~~·
你见过有七言句和四言句“错综对”的古诗句吗?
假设:

雪里梅~古诗
凤还巢~小说
均为文学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11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113667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4-21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泉 发表于 2021-4-21 02:59
~~~~~~~~~~~~~~~~~~~~~~~~~~~~~~~~~~·
你见过有七言句和四言句“错综对”的古诗句吗?
假设:

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 ~错综对
风格只应天上有,歌声岂合世间闻。
胸前瑞雪灯斜照,眼底桃花酒半醺。
不是相如怜赋客,争教容易见文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9万

回帖

311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113667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4-21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泉 发表于 2021-4-21 02:59
~~~~~~~~~~~~~~~~~~~~~~~~~~~~~~~~~~·
你见过有七言句和四言句“错综对”的古诗句吗?
假设:

作者: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错综对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36

主题

1万

回帖

7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应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积分
73396
 楼主| 发表于 2021-4-23 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林泉 于 2021-4-23 03:39 编辑
江晶晶江涛 发表于 2021-4-21 11:13
“近体诗”讲的平仄在古风中不讲,古人的‘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讲格律,他们以前的年代,隔的远的年代他们也叫古代,故“古风”不讲近体诗的格律。问好林老师。

~~~~~~~~~~~~~~~~~~~~~~~~~~~~~

问好首版。

格律是近体诗的标志之一。
无论是古风,还是近体诗都不能不讲创作手法。
如果单纯从格律平仄,词性对仗,押韵等方面赏析古风或者近体诗
很容易走进歧途。

若用格律平仄校对:
《黄鹤楼》:
首联:
昔人已乘黄鹤去
仄平仄平平仄仄
颔联:
黄鹤一去不复返
平仄仄仄仄仄仄

句中格律怎样诠释?

若用对仗来辨析:
颈联: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上下比:
鹦鹉洲(地名)=?=汉阳树?
不对仗

但是
为什么
严羽称“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为什么
李白登黄鹤楼大为惊叹:
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颢题诗在上头。

所以说,现代人往往只是片面地看问题。
窃思:
无论是李白,杜甫,王维还是其他一些诗人,都不会犯格律平仄方面的错误。
而是我们赏析古诗词的切入点出现了错误。

这样例子的诗词不但在古代俯拾即是:
岳阳楼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谁为天下士,饮酒楼上头。


明.魏允贞在诗中三次用“天下”,两次用“楼”字。
为什么?
这首诗的前两句现在是悬挂世人皆知的岳阳楼正门前的一副对联。


在现代这样的例子也不少见:

坐地日行八万里,


仄仄仄平仄仄仄

巡天遥看一千河。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


针对如上,


我们是不是得问自己为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7-10 20: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