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辛勤

骈文习作初探

[复制链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6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4-17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典的目的是在于援引古人、古事和古人的话来加强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古已有之,是正确的。但骈体文的用典,却远远超出了这一目的。骈体文的作者往往是出于要使文章典雅,或炫耀自己的读书渊博,而肆意追求多用典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6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4-17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例如,上面我们所举引的那篇庾信谢启,在不到二十句的文章中,竟于明处、暗处用了八个典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6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4-17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据上表”,用的是晋代太医司马程据向皇帝献雉头裘,而下诏被焚毁的事;“白龟报主”,用的是《幽明录》中,邾城人买龟放生,后来得到善报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6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4-17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千金”、“百结”,乃是分别从《说苑》中“千金之裘”和《晋书》中董威穿“百结衣”的事剪裁融化而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6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4-17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此等等,如果读者没有历史和古书的广博知识,读起骈体文来就会如坠五里云雾,难于索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0 16: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