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11-9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41.登堂入室:释义:见〖升堂入室〗。出 处:《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近义:登峰造极、当行出色、炉火纯青、升堂入室
反义:浅尝辄止、一窍不通、一无所知、初出茅庐
42.大智若愚:某些才智出众的人,看来好像愚笨,不露锋芒。
43.大巧若拙:拙:笨.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像笨拙。
44.咏絮之才:人们形容才女的专用词,东晋才女谢道韫的故事。据《晋书·王凝之妻谢氏传》:“王凝之妻谢道韫,聪明有才辩,尝内集,雪骤下,叔谢安曰:‘何所拟也?’安兄子朗曰:‘撒盐空中差可拟.’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安大悦,众承许之.”后世常称赞能诗善文的女子为“咏絮才”。
45.七步成诗:才思敏捷,反应很快.取自典故曹植做《七步诗》。
46.博大精深:汉语中常见的成语词汇,用来形容思想和学术广博高深。多用于形容理论、学识、思想、作品等广博丰富,深奥精微。
释义:博:宽广。形容思想和学术广博高。
其形容对象多为某某内容。出自明·姜世昌《〈逸周书〉序》:“迄今读书,若揭日月而行千载,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学者所及。”
47.源远流长:河流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出自白居易《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铭》:“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
48.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诸子百家”,其实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等。
“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
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49.精彩纷呈:意思是美好的场面和事物纷纷在眼前呈现出来。词语:精彩纷呈
50.独领风骚:占据独家位置,形容统领位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