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真理在误认中前行 ——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另类解读

[复制链接]

546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8-4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在权力和道德的规训中日常生活的凡性得以提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8-4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作品里,权力教化和道德的规训不能达致的境界,集体和个人刻意追求的生活,在一个渔夫那里不经意间发现了,这不就是“悠然见南山”中“见”的真谛吗?陶渊明用艺术的笔触把内心深处发现日常生活可贵的狂喜,在看似轻描淡写的地方悄悄的流露了出来。人们往往用神性赞美人的崇高,用人性指称精神的可贵,对看似粗糙的日常生活却无以名之,对此不妨用凡性概括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8-4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权力和道德在日常生活的凡性面前被陶渊明放逐,并不意味着社会就不需要权力和道德。相反,恰恰是权力和道德的存在才显示了日常生活凡性的可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8-4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权力和道德的存在之于日常生活的凡性与误认之于真理是一体两面的,一从认识论入手,一从存在论入手,共同揭示了《桃花源记》的涵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8-4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陶渊明的道家思想是时势使然,玄学的兴盛是他接纳道家思想的文化动因,时局的动荡和文人的朝不保夕是他接纳道家思想的社会动因,官场和道德礼仪的劳心劳形是他崇尚自然的政治原因。外在局势如此,在社会大潮面前如要生存下去就不能不如此,但这并不说明他的道家思想就是他的惟一精神支柱,这从《桃花源记》中体现的真理来自误认思想可以看出来,结尾处召唤结构呼唤来者这种主动趋势起码就说明他并不是消极无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8-4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他有浓重的忠君思想,由此观之,他所说和所做的“性嗜酒”也是另有他意的,所以袁行霈认为陶渊明喝酒是为了远祸。另外,他训诫子女时援引子夏、诗经的话,谈得是穷达寿夭的儒家命题,《命子诗》中又叙其先祖续其谱系是典型的儒家规范。总的说来,儒家的积极进取精神也是陶氏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透过误认,儒道互补或对立才是陶渊明的性格组合真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8-4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误认基础上对日常生活凡性的深度挖掘:现代生活与传统伦理的冲突,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企业和跨国公司的矛盾,职业追求和家庭的不一致等都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表现,而且表现得比较自然合理,所以人们比较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8-4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解读《桃花源记》的通常观点认为作者描述了一个没有剥削、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流露了道家无为的消极思想,其分析方法是基于阶级分析的社会学观点的,而借用拉康真理来自误认理论观察问题,更多的是精神分析的方法。不同的方法分析同一文本会得出不同的答案,而正是在不同方法的参照中,误认不断被克服,真理日趋接近,这既是海德格尔对我们的启发,也是本文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21 07: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