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从入仕追求方式看李白的人生处世心态

[复制链接]

546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6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人生理想定位是“为辅弼”、“济天下”、“功成身退”。“功成”是“身退”的前提条件;“身退”是“功成”的最终的目的。“居卿相”、“佐明主”、“安社稷”、“济天下”是他“功成”的标准,“功成”如不存在,“身退”“浮五湖,戏沧洲”就失去价值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6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其家族牒谱失传,无法“怀牒自列于州县”,证明其家世、籍贯和本人的品行,认定出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6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次,其出生在贾商之家,是富商子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6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工商之家的子弟是没有资格通过科举考试来进入仕宦的。李白父祖辈在西域碎叶生活了近百年,赖以生存的方式除经商外应别无他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6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其年轻时有过“为县小吏”和触犯法令之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6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想博取功名致仕的文人来说,是一条具有强烈诱惑力的理想化的功成之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6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人赴边入幕,并非只是猎取功名和富贵,而是要追求一种参与世事的身份地位,通过建功立业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6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人投文献赋干谒,借当时名人、重臣甚至帝王的名气、地位和权力,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才气,直接荐举为官,这是文人向权势贵要推销自我、以便步入仕途、实现个体生命社会价值的一种重要手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6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白投献干谒的态度是积极主动的,是从内心深处发出的一种自觉的行为,并非是像他自己所说的“不屈己,不干人”。李白的投献干谒,虽然也得到一些对其文学才华称扬的回报,甚至“待诏翰林”。但最终也无人给他提供真正进身致仕,实现人生理想的机会。这对李白而言,不能说不是一种悲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6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隐逸致仕,在唐代被人称为“终南捷径”。隐逸是一种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文化现象,是中国古代文人人生哲学的一种表现形式和处世方法。唐代文人普遍具有崇尚隐逸的心理,其动机已和唐前的隐逸之士有较大的区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21 14: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