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谈陶渊明后期隐逸生活的另一面

[复制链接]

547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6-14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人和他们交往的大都数是与诗人身份相似、情趣相投的,能够共赏“奇文”、相析“疑义”的雅士,而决非一般的俗人和贫苦的农民,因为俗人和农民是不可能与诗人有共同的言语,诗人也就不会与之相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6-14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渊明的归隐,实际上是对通常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一般类型的价值观念的否定和挑战,势必很难得到社会的理解。他的友情期待也落空。渊明一生结交的朋友很多,但陶渊明和他们,或者仅仅只是政务上的往来,或者是偶尔的接杯饮酒,或者只是貌合神离,或者有时赋诗娱乐,或者惟能“道桑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6-14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渊明在出仕前后思想上的交战异常激烈。为了解决生计,出来做官,但却又“违已交病”,违背自己的天性也是异常痛苦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6-14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渊明索求者,乃是人格的自尊,是精神的不被形役。他这种精神的追求,连唐代的王维也无法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6-14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尽管当地的农民也许会把渊明视作一个不务正业的二流子。但是,千载之后,却能使后代士人由衷感动。相反,如果渊明成为真正地道的农民,他也许会是一个富裕的农民,是个好丈夫和好父亲,但是,却成为了士人的极大的悲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6-14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的后半部分很重要,既展示了陶渊明喜悦与担心并存,希望和忧虑同在的复杂心态,也表露了陶渊明对儿子前途的预想和设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6-14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陶渊明希望自己的儿子象子思一样有出息,所谓“求思”,当然是想俨向孔子思看齐,在“立德、立功、立言”方面有所作为和贡献。这不仅反映了陶渊明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能秉承陶门家风,更表现了陶渊明对儿子的厚望,象子思一样有所建树,反映了陶渊明受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6-14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别人看来,渊明的生活是自在的,但我们仔细读来却感知渊明生活的不快。现实中的渊明是孤独的,没有多少人能够认知他的内心的不悦。能够给予期望的儿子不好好的读书,这也给年迈的诗人沉重的心灵打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6-14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渊明的人生悲剧,不但是他个人的深哀巨痛,更具有深远的历史社会意义。渊明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意味着陶渊明孤独与贫穷。缺少了知己的闲叙和理解,少了亲人(儿子)的对自己心灵的慰藉。后来由于躬耕生活与农民比邻似有些往来,他虽然能与农民们进行沟通和交流,但还是备感自身孤独。随着魏晋以来人的意识的觉醒,陶渊明深入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愈加对生活、生命、人生有着强烈欲求和留恋。虽然有少许的闲适和谐的生活,但背后慢慢的凸现出不和谐,这也正是陶渊明的一种现实与理想的悲哀,一种人文的失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6-14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绝佳的山水,绮旎的风光,温醇的气候,淳朴的民风,深厚的文化,孕育了陶渊明的身心,陶冶了他淡泊的襟怀与真朴的禀性,培养和丰富了他崇尚自然与爱好田园的性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21 21: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