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4早前回放于2008年的旧作 "远方的家" ,介绍湖北、安徽、江西一带的长江流域村落,其中一段是有关「南溪古寨」的,标榜是 "草原民族后裔"...
《沁園春》・安徽東至縣南溪古寨探遊 東至南溪①,寂隱重巒,地僻歙州。 孰蒙人族嗣?紛紜眾說。匈奴後裔?恁費探求。 祖奉休屠②,宗祠元吏③,大澤深山尋庇庥。 金家砦,作遺黎福地,亂世方舟④。
耑遊,攷證尋幽。舊村壟、遺風今尚留。 訪進村三鎖⑤,路亭徽道⑥;老街卦陣⑦,斗角碉樓⑧。 夜宴娛賓,弦琴樂奏,狄舞戎風生焰篝⑨。 酣歌處,類先民古韻,漫繞村頭。
① 南溪古寨,位於安徽省東至縣花園里鄉南溪村境內,距縣城34公里,住著800多戶據稱是匈奴部族後裔。傳唐朝末年,金氏祖先金僑公爲避黃巢戰亂,從徽州黃燈遷到此地開發定居,至今有1127年,嗣傳68代。祠堂後半部建築卻像個蒙古包,大門傍有幾尊石雕,為兩名騎士和兩條拴馬柱。柱上是兩個蒙古族服飾的人物彫像:其中女的抱一把馬頭琴。 經觀察,相信是元末某一部蒙古人被地方起義軍 (陳友諒派系?) 追撃,為掩人耳目,全族隱姓埋名,假托是匈奴後裔匿居深山。
② 據村譜記載,其遠祖金日磾爲駐牧武威的匈奴休屠王太子,于西元前121年隨匈奴王渾邪歸漢,武帝授以馬監侍郎,並賜金姓;武帝薨,金與大將軍霍光共同輔政。村內「金氏祠堂」除供奉金日磾像外,還有漢武帝、衛青、霍光畫像(三人幾乎讓匈奴滅族,令人有點摸不著腦)。
③金日磾以下,即由漢代至宋代祖先靈牌全缺去,包括晚唐時逃難過來的金氏祖先「金僑公」。金氏祠堂靈牌有位「省二公」(二世祖先),官居「某某閣」之類的大京官 (職位相當於現在的中組部長)。村中族譜上真實記錄也是從這位元代的「元・省二公」開始。
④ 聖經記載,上古世界曾為洪水淹沒,事前上帝耶和華命挪亞(Noah) 建方舟 (ark) 納百獸避難。又,漢.班固《西都賦》:“方舟並騖,俛仰極樂。”清.方文《留別宋子建徐闇公》詩:“春雨方舟海上來,簫聲長近鳳凰臺。”
⑤ 村口的千年古樟樹下,有一座石拱橋,爲進入寨子必經之道。連同其他兩座入村小橋,合稱「進村三把鎖」。
⑥ 村後有一條古徽道通往江西浮梁鎮,旁有一山亭。供村裏來往浮梁中途歇腳。像所有的徽商一樣,若用過了路亭裏的米和水,回來的時候會補回原狀。
⑦ 在明清時期村內有四千餘人,99口井,99條青石街弄,民房是徽派建築,,與皖南民居甚似,至今保存完好。街道作八卦形,據說若敵人進入街中會途失方向,找不到出口。
⑧ 寨子裏有一元代建的碉樓,牆壁之間的夾角只有60度。牆身厚實,門窗窄小。
⑨ 村寨唯一娛賓的節目是晚上的篝火舞。那個「匈奴」代族長先清唱一首《身在漢,心在北》的歌曲 (歌詞前1/4用漢語、後3/4用匈奴<一說是蒙古語> 語唱出),再拉起馬頭琴,幾位穿起 (蒙古) 民族服裝的老村民,同時繞著篝火跳舞,部份舞姿像騎馬、射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