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论胡应麟诗歌创作理论中的“兼容"特色

[复制链接]

547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916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20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格”的概念,就外延来看,有格调、体格、气格、骨格、意格、韵格、才格、品格、风格、格致等等。而就“格”的内涵来说,大致有二:一是指诗歌的格式、格律等的规范,二是诗歌的境界、标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916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20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他所提到的“调”大体分为三类。其一专指诗歌的声韵,其二是指诗歌的声韵中所表现出来的刚柔力度,其三,意义和“格”一样,此时所说“格调”是偏义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916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20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兴象”这个词包含“兴”和“象”两方面含义,“兴”指诗人受外物触动而触景生情,“象”指诗歌的审美意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916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20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风神”的原意是指人物的风貌神采,源于魏晋时的人物品评,如《世说新语》有“风神秀彻”“风神清令”等说法,在文学批评中,是指诗歌整体上呈现出的精神面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916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20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胡应麟所提及的“风神”指的是优秀诗歌中特别具有的神韵,具有丰富的美学含义。如果说“兴象”是诗人在创作中根据其精神意志运用而使之客观存在于诗歌中的,那么“风神”其实是读者在进行诗歌欣赏时的一种主观感受,是一种存在于诗歌接受者的主观印象中的超出了语言之外的精神力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916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20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体格声调”是“兴象风神”的基础,“兴象风神”是“体格声调”的升华。“体格声调”相对来说比较具体,而“兴象风神”则比较抽象。胡应麟认为先有“体格声调”的存在,然后才谈得上“兴象风神”。在他看来,“体格声调”是具体的客观存在的诗法,而“兴象风神”则要靠诗人自己主观上的“悟”而获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916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20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体格声调”,诗歌就不可能体现出“兴象风神”的美感;而没有“兴象风神”,纯粹的“体格声调”也就不具有多少美的特质。同时,与七子派“格调”论相比,胡应麟这种把“体格声调”与“兴象风神”兼容的主张已经带上了“神韵”论的色彩,是对七子派“格调”论的一种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916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20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法”是“晤”的基础,“体格声调”是“兴象风神”的前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916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20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可以有两种意义的理解:第一指的是诗法,第二指的是效法前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916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20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悟”这个概念在中国古典诗学上是指一种诗人在诗歌创作的过程中,心灵与天地感会,精神与自然契合,这是一种难以捉摸的灵感和境界,而且这种状况带有主观性、神秘性和偶然性,并非理性所能体会,又非感官所能感受到的。胡应麟所说的“悟”显然受到严羽“妙悟”说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24 01: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