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振波浪清

对联趣事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6113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12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春联之设自明太祖朱元璋始。梁章钜在《楹联丛话》中引用《簪云楼杂说》云:春联之设,自明孝陵昉也。时太祖都金陵(1368-1398年),于除夕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太祖亲微行出观,以为笑乐。偶见一家独无之,询知为腌豕苗者,尚未倩耳。太祖为大书曰: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投笔径去。嗣太祖复出,不见悬挂,因问故。答云:知是御书,高悬中堂,燃香祝圣,为献岁之瑞。太祖大喜,赉银三十两,俾迁业焉。由此可见,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要求家家户户贴春联,对形成春节贴春联的风俗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6113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12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清康熙六十寿辰(1713年)和乾隆八十寿辰(1790年)两次重大庆祝活动是宫廷楹联创作的高潮。虽然多数是“润色洪业,鼓吹承平”之作,由于 “皆出当时名公硕彦之手”,且大量制作,要求严格,因此必然有利于楹联结构的规范化。这一点似乎尚未被人们重视。 清代是楹联文学的全盛时期。南怀瑾先生早已将“清对联”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从事清代文学史研究的赵雨先生也认为,“清代的主流文体是楹联”(赵雨《走向对仗的汉语言文学--清对联》,《对联》2000年第5号)。我们认为,孙髯的昆明大观楼长联和梁章钜的《楹联丛话》(1840年)是清代楹联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楹联已经成为可以与诗词曲赋骈文分庭抗礼、媲美争妍的独立文体。从此,文人学士以楹联赠答,用对联作文字游戏,成为一时风尚。以春联、寿联、挽联,门联、厅联、庙联,名胜联、商业联、游戏联等等为形式的对联文化已成为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流风之盛,不因辛亥革命而衰落。
         1932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陈寅恪出题“孙行者”求对,周祖谟对以“胡适之”,至今传为美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6113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12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深入人心,楹联也以新的面貌开始复兴。1984年成立中国楹联学会,1985年创办《对联·民间对联故事》,1987年创办《中国楹联报》,地方楹联组织的发展如雨后春笋。从此形成了群众性的对联创作和理论研究新风尚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对联欣赏与知识讲练(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6113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12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深入人心,楹联也以新的面貌开始复兴。1984年成立中国楹联学会,1985年创办《对联·民间对联故事》,1987年创办《中国楹联报》,地方楹联组织的发展如雨后春笋。从此形成了群众性的对联创作和理论研究新风尚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对联欣赏与知识讲练(二)
       三,对联定义: 对联又叫对偶,或者对仗。是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这种修辞格叫对偶。(《辞典》释:对联又名对子,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偶,从形式上看,音节整齐匀称,节律感强;从内容上看,凝炼集中,概括力强。他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特有的表现力,便于记诵,因而在抒情、叙事、议论等文章中广泛使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6113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12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对联形式(按时间和场合):
            1,春联:春节时张贴在门上的对联;
            2,楹联:用于堂屋、大厅前部柱子上的对联,多缕刻于木版悬挂在柱上,具有永久性
            3,装饰联:多悬挂在堂屋墙上中堂画两侧、书房墙壁上或悬挂在名胜古迹的壁柱上;
            4,喜联:用于祝贺婚娶、建新屋、迁居;
            5,寿联:他人过生日,送对联祝寿;
            6,挽联:哀悼死者的对联。
     五,对联分类: 对偶就上联和下联在意义上的联系可大致分为正对、反对、串对三钟。
        (一),正对 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表示相似、相关的关系,在内容上是相互补充的,以并列关系的复句为表现形式。
                   如(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理解:例(1)的上联描绘自然界的风声雨声和读书声交织在一起的情景,下联说读书人要关心国家大事,表明了作者顾宪成(明代东林党首领)在政治上的抱负。例(2)从两个方面说明一个道理:铁棒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二),反对 上下联表示一般的相反关系和矛盾对立关系,即上下联从新与旧、好与坏、美与丑,正与反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通过正反对照、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本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6113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12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例如:(1)斧头劈翻旧世界;镰刀割出新乾坤。(2)理想,生活的旗帜;实干,成功的途径。 理解:例(1)用新与旧对比的方法,概括地描绘了革命着的大任,形象具体,气壮山河。(2)从相对的方面,说明了理想和实干的辩证关系。
        (三),串对 单看上联或下联,意思不全,上下联连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思想意境。 即上下联内容从事物的发展过程或因果、条件、假设等方面相关联,两联连接成句,一顺而下,也叫“流水对”。 例如(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2)吃过黄莲苦,方知蜜糖甜。(3)漫道古稀加十岁,还将余勇写千篇。 理解:(1)上联表原因,下联表结果。(2)上联表条件,下联表结果。(3)上下联表示事物间的转折关系。上下联内容衔接紧密,串成一个句子,显得十分顺畅紧凑。 六,对联特点: 1,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平仄要和谐、相对,尤其是上下联的尾字,平仄要交错,一般上联要用仄声字,下联尾用平声字。否则拗口。 2,上下联某位置上的词性必须相同。下联词性与上联同位词性相同。 例 :明月松间照 藕入泥中,玉管通地理 闭门推出窗前月 清泉石上流 荷出水面, 朱笔点天文 投石冲开水底天 3,上下联的字数同时可长可短。一般最短四字,长可达数百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0

主题

6万

回帖

17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大别山峰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积分
17689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3-29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振波浪清 发表于 2020-2-12 11:28
2,从前有个财主,他打算开个酒店,就出了三分银子征求新店对联。有个秀才去应征。财主说:“对联要称赞 ...

趣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5 01: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