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帖子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辛勤

你如何评价慕容垂逃亡

[复制链接]

2004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820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8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而这又一点点造就了他可悲的人生际遇。慕容垂从小便被认为有军事天赋,但他一生能上战场的时间却屈指可数,而且还很难有自己独自领兵作战的机会。慕容儁在位时,慕容垂被发配到辽东镇守边疆。到前秦十几年,却又被王猛死死地摁在地方官的任上,不得染指军事。直到59岁起兵自立,慕容垂才终于能真正自己做主。此后,他南征北讨,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几乎打遍天下无敌手,兵锋所指处群雄束手,万军辟易。但这又能如何,他已经老了。从59岁起兵,到71岁病逝,留给他的时间,只有十年,这远远撑不起他想要创造一个大帝国的梦想。固然有天纵之才,但等到他真的能施展自己的才华时,时代却已经不再是他的时代。这头苍老的雄狮早年被陷于各种困局之中,浪费了太多光阴,等到他终于挣脱羁绊,可以放手一搏,最好的机会却已经过去。随着慕容垂逝去,整个慕容氏的风流也在渐渐褪去,即便接下来十几年间,依然有许许多多的慕容们致力于恢复于大燕国曾经的荣光,但已然于事无补。上苍给予慕容氏的最好机遇已经过去,混乱的天下马上就要重现秩序,但这一代的慕容们,却又没有上一辈如慕容恪、慕容垂一般的天纵奇才。留下的慕容们再也没有争霸天下的实力,他们所能做的,不过是被人驱赶,散去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4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820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8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慕容垂所开创的燕国,史称后燕。在他去世后几个月,北魏便趁后燕国内政局不稳,再次攻燕,并取得大胜。在此战中,北魏占领了包括后燕首都中山之内的大量领土,后燕的国土被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分别被称作北燕和南燕。最终,北燕亡于北魏,南燕亡于东晋之手。慕容氏的燕国,终于在历史中消失得干干净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4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820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8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讲完了慕容垂的故事,通过回顾一下他的一生,我们今人是很难准确的评价他的一生。在五胡十六国时代,慕容垂就是一个很有故事的传奇人物,人生经历一波三折,身份多变,先是皇族骄子,继而成为被歧视者,转而成为拯救故国于危亡的英雄,接着就变成投身敌国的叛国者,随后又变成消灭故国的征服者,之后又变成离弃新国的叛乱者,然后又变成收复河山的复国者。在整个中国历史上,经历像他这么传奇的人也是不多的。他的前半生起伏不定,半世浮沉;后半生(叛离苻坚大帝之后)收复故国河山,创建了中国北方最大的政权,然而因为传位非人,他死后不到一年就一切烟消云散,大业落空。表面上看,他在燕而叛燕,在秦而叛秦,大节有亏,并非道德意义上的“好人”,是见异思迁的不忠不义之人。仔细咂摸他一生行迹,我们却会惊讶地发现,事实似乎并非如此,或许,甚至可以说他是那个时代难得一见的有道义观念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4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820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8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前燕时代,慕容儁、慕容暐父子对他百般打压,甚至把他的妻子拷打致死,他一直逆来顺受;当前燕帝国有亡国之危时,他却不计前嫌,临危受命,力挽狂澜。即使在可足浑太后打算害死他,宗族子弟鼓动他起兵造反的时候,他依然没有公然与故国决裂的念头,而只是想退据龙城,静观其变。直到退据龙城的计划失败,他才出逃前秦。有句话叫“不要问祖国为你做了什么,而要问你为祖国做了什么”,在他身上,这句话应该反过来说。对于前燕帝国,他算是尽到了最大程度的忠,故国把他当成臭狗屎,他又何必为故国效力呢?居秦14年,他的心不安分,但表面上一直安分守己,直到淝水之战前夕才流露出那么一点儿异常迹象。不可否认,对于苻坚大帝的功败垂成,他负有一定的责任——如果非得说他的人生有污点,那么这个污点就是他撺掇苻坚大帝南下——可是他并非罪魁祸首,充其量也就是推波助澜者。况且,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如同难产一般痛苦的民族融合期,类似于无义战的春秋战国时代,在那样的历史环境中,他的复国行为该如何归类还得两说,说是野心勃勃有道理,说是雄心壮志也能说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4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820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8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战后,苻坚大帝来投,他没有趁人之危,把手中兵力全部移交给苻坚,还护送他回关中;等到与苻坚大帝交恶,围攻邺城,他依然网开一面,没有对苻丕赶尽杀绝。当然,他这样做有一定的现实考量,并非全都是出于道义,但是我们也很难确凿无疑地说他毫无道义观念。或者说,在现实条件允许,而且不会危及自身利益的前提下,他还是会考虑到道义,不会把事情做绝。——这似乎也是如今大多数人的行为准则,所以,没有单纯用世俗意义上的道德对他求全责备的必要,他本性不坏,有道义观念,只是背负了太多的无奈。作为一个开国君主,或许他比不上苻坚,但是他还是能够与石勒、刘渊之类的枭雄比肩的。他这一生有沉有浮,然而很难说他成功还是失败,或许,人生究竟是什么滋味,这一生是成还是败,只有站在参合陂的万人坑旁边回忆前尘的那一刻的他才是最清楚的。历史上把慕容垂建立的大燕称为“后燕”,把被前秦灭掉的那个大燕称为“前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20 11: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