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中的桓子,即東晉桓伊。關於桓伊三弄笛的典故,據《晉書‧列傳》記載,桓伊因肥水之戰立了大功,封永修縣侯,進號右軍將軍,但其謙恭淡泊的性情始終沒有改變。桓伊擅長音樂,在當時為江左第一,他有一支蔡邕的柯亭笛,常吹笛自娛。有一回王羲之的兒子王徽之奉召到京師,停船於溪旁,桓伊與王徽之素不相識,當桓伊從岸上經過,船上客人說:「這是桓野王啊!(桓伊小字子野)」王徽之便請人告訴桓伊:「聽說您善於吹笛,姑且為我吹奏一曲。」桓伊此時身份已經很尊貴,仍下車為王徽之作三調(清調、平調、側調的合稱),吹完了笛便上車去,兩人沒有交談一句。這首笛子曲,據說就是後來在中國脍炙人口的《梅花三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