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夏爱菊

对联创作与批评若干疑似误区的漫谈(第二篇) 作者:黄 浩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6113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11-30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多数人其实都在这样一个规则下写作——有时会有些感触,是真的写真性情;有时模拟那种状态,去揣测评论者喜欢什么感情,或者自己觉得那种表述更动人,然后开始写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6113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11-30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怀着后一种心态写作的朋友们,也大可不必心里过意不去,我想,钱钟书先生在《中国文学小史序论》一文中的说法,能给大家一些新的启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6113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11-30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不为‘无病呻吟’者即‘修词立诚’之说也,窃以为惟其能无病呻吟,呻吟而使读者信以为有病,方为文艺之佳作耳。文艺上之所谓‘病’,非可以诊断得;作者之真有病与否,读者无从知也,亦取决于呻吟之似有病与否而已。故文艺之不足以取信于人者,非必作者之无病也,实由其不善于呻吟;非必‘诚’而后能使人信也,能使人信,则为诚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6113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11-30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夏爱菊 发表于 2019-11-30 13:33
黄浩,湖北监利人,中国教师报新闻版主编,马云公益基金会特约媒体观察员。曾任《对联》杂志社编辑,获200 ...

黄浩,湖北监利人,中国教师报新闻版主编,马云公益基金会特约媒体观察员。曾任《对联》杂志社编辑,获2007、2008年度中国对联创作奖金奖提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6113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11-30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夏爱菊 发表于 2019-11-30 13:33
转自荆楚联坛。荆楚联坛老师们辛苦了。致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4 22: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