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97|回复: 32

什么是辞赋家

[复制链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0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5-26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辞赋家,即“中华辞赋家”的简称,辞赋文学概论特定称谓,专有名词。具体指创造辞赋体式文学,取得一定思维成果的脑力劳动者。辞赋家,从严格意义上来划分为:辞赋文学家、辞赋作家。二者是存在区别的——辞赋文学家,专门从事辞赋文学研究活动的成功人群,他们以创造辞赋文学作品为自己的主要工作。辞赋作家,写辞赋有一定成就的人。辞赋作家,是坚持辞赋文学作品创作,或者辞赋文学作品创作领域获得一定影响的人。辞赋家的历史,存在于中国2000多年,曾出现特定的现象——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20世纪80年代初,中华辞赋创作的空白,是不同文化背景差异作用的结果(日不落语)。”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0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5-26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辞赋家,即“中华辞赋家”的简称,辞赋文学概论特定称谓,专有名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0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5-26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辞赋家,包括古代和当代两个部分。古典辞赋家,起源于战国屈原前后,结束于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现代辞赋家,主要指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一批国学思潮兴起,并在经济社会刺激下所从事辞赋创作的人。特别是21世纪初,因特网风靡中国大陆,辞赋写手步入网络,网络辞赋文学开始发端,迅速繁荣。因此,网络辞赋界,代表着当代中国辞赋家,创作活动的主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0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5-26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2006年,中华辞赋网、中辞网、中国骈文网、中歌,相继创立,有效地推动了中华辞赋事业的传播。特别是2007年4月,中国洛阳辞赋会议,初步形成了中华辞赋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0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5-26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2007年4月,日不落发表著名的《中华辞赋申遗国学提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0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5-26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2007年5月4日,中华辞赋革新派,发布《中华辞赋革新运动宣言》,一大批中华辞赋左翼作家,形成了“中华辞赋左翼运动”,标志着中华辞赋三大运动——辞赋革新、辞赋申遗、辞赋助学理论的确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0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5-26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2007年7月1日,学者日不落和蒋红岩创立“中华辞赋社区”,世界第一家辞赋文学、辞赋汉学基地形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0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5-26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辞赋家,是伴随着辞赋的产生而产生的。辞赋_[英文]a literary form,sentimental or descriptive composition,often rhymed.古代一种文体,起源于战国时代。汉朝人集屈原等所作的赋称为楚辞,后人泛称赋体文学为辞赋。赋之别称。滥觞于骚,盛于汉,故世称汉赋。后转为诗文之总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0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5-26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姚鼐《古文辞类纂序》:“辞赋类者,风雅之变体也。楚人最工为之,盖非独屈子而已。余尝谓《渔父》,及楚人《以弋说襄王》,宋玉《对王问遗行》,皆设辞无事实,皆辞赋余耳。辞赋固当有韵,然古人亦有无韵者,以义在托讽,亦谓之赋耳。汉世校书有《辞赋略》,其所列者甚当。”清吴曾祺《文体刍言》:“辞赋类,辞为文体之名,犹之论也,盖语言之别称,惟论则质言之辞,则少文矣。故《左传》称子产有辞是也,而后之文体,亦由此而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0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5-26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曾氏每以无韵者入之论著类,以有韵者入之辞赋类,即其义也。春秋以后,惟楚人最工此体,故谓之楚辞。”《汉书•王褒传》:“辞赋大者与古诗同义,小者辩丽可喜。”《三国志•魏志•陈思王传》:“年十岁余,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晋左思《咏史诗》:“言论准宣尼,辞赋拟相如。”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名儒辞赋,莫不拟其仪表。”。辞赋,也称词赋。《事物纪原•学校贡举部•词赋》:“《唐书•薛登传》:天授中,上疏曰,汉世求士,必先其行,魏取放达,晋先门阀,陈梁荐士特尚词赋,试赋取人,始于梁陈也。唐天宝十三载,始试诗赋,盖用梁陈之意云,科举之以词赋,此其始也。国家自神宗专以经术取士,词赋遂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8 00: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