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02|回复: 32

对仗妙用二十六法 1

[复制链接]

1528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795
发表于 2018-4-7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仗妙用二十六法】
       对仗是律诗必有的语言形式。对仗句能使诗显得凝练、整饬、匀称、典雅。因此好的对句往往成为律诗中最吸引眼球的精彩部分,大大增强诗的艺术感染力。但如果只一味追求“规规然于媲青比白”,则容易流于板滞、堆砌。王力先生说过:“关于对偶,我们不要光看见古人求同的方面,还要看见古人求异的方面,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
对仗句的技巧灵活多变,不仅表现在对仗的语义内容方面,也同时表现于对仗的语言形式方面。既可以在对仗的两句之间变化,也可以在对仗的两联之间变化。下面均以我自己律诗中的一些对仗句子分别加以叙述。 如:
①一川撩梦雨,六载动情人。
②九丈岚烟出腕底,十年雨露入心隈。
③尘掩刀痕老,风吹火印鲜。
游魂寻野庙,伫影守家山。 ④几许明清韵,大千秦汉魂。
风回堪可守,雨过未相侵。
以上的“一川撩梦雨”、“九丈岚烟出腕底”句从空间写,而“六载动情人”“十年雨露入心隈”从时间写。 “尘掩刀痕老,风吹火印鲜”、“ 几许明清韵,大千秦汉魂”联从时间写,而“游魂寻野庙,伫影守家山”、“风回堪可守,雨过未相侵”从空间写。两个维度相互映衬,以拓展诗句的语义表达空间。 2.动静相宜:对仗联中一句或一联写动态,另一句或一联则写静态。如:
①命荡风云里,心平日月间。
②蛇伏古洞陪幽鬼,风动神珠戏醉仙。
③鹰旋谷底寻残戟,树乱崖头守旧关。
断壁起伏曾入梦,危楼远近总无言。 ④万里狂歌银与玉,几家焦虑炭和粮。
枝闲鸟寂风雷渺,云淡星稀日月长。
以上各例中都是一句描写动态,如“命荡风云里”、“风动神珠戏醉仙”,而另一句则着力渲染出静的境界,如“心平日月间”“蛇伏古洞陪幽鬼”。或一联描写动态,如“鹰旋谷底寻残戟,树乱崖头守旧关”、“万里狂歌银与玉,几家焦虑炭和粮”,而另一联则描写静态,如“断壁起伏曾入梦,危楼远近总无言”、“枝闲鸟寂风雷渺,云淡星稀日月长”。两句或两联一动一静,自可相映成趣。 3.视听之变:人接触外界有五种感觉,即视觉、听觉、味觉、嗅觉与触觉。其中常用最主要的视觉与听觉构成对仗,当然也可以用味觉、嗅觉与触觉构成对仗。如:
①石溪水溅千声脆,云岭松遮一色鲜。
②晴朝放眼堪寄兴,雨夜和声复断肠。
③轻云漫隐溶溶月,远火遥接淡淡星。
琴韵含情涵海韵,钟声彻耳坼风声。 ④半夜飘摇闻犬吠,孤身寂寞盼鸡鸣。
随云漫步撩愁絮,踏水凌波叹苦萍。
以上一句写听觉形象,如“石溪水溅千声脆”、“雨夜和声复断肠”,另一句则写视觉形象,如“云岭松遮一色鲜”“ 晴朝放眼堪寄兴”。或一联写听觉形象,另一联则写视觉形象,如“琴韵含情涵海韵,钟声彻耳坼风声”、“ 半夜飘摇闻犬吠,孤身寂寞盼鸡鸣”为听觉形象,而“轻云漫隐溶溶月,远火遥接淡淡星”、“ 随云漫步撩愁絮,踏水凌波叹苦萍”为视觉形象。视听结合,声色相映。除视觉、听觉之外,也有以其他感觉错综变化以构成对仗的。如: ⑤合围尝尽酸和苦,并进趟开热与凉。
就是味觉“酸和苦”和触觉“热与凉”相对。
诗人有意把色、声、嗅、味、感等各种不同的感受交错成对,可以构成立体式的感觉空间,丰富诗句的审美内涵。 4.宏微并衬:两句中一句着眼于宏观或多数,另一句则着眼于微观或少数。如:
①山高空瞭望,灯暗自吟哦。
②露水有缘成苦酒,霓虹无故化长绳。
③应知海阔鱼龙险,勿忘家贫父母亲。 ④华屋玉碎人空叹,荒野曲寒谁与听。
以上为宏观与微观之变化,笔下可以令人有镜头变化之感,调动思维。 5.多少分明:同一联的两句,通过数目的对比,使语句更具表现力。下面举几例多与少的变化诗句,如:
①春种千颗籽,秋收几个钱。
②孤月依山老,繁花照水新。
③千载专权成壁垒,一丝奢望是机关。 ④万里狂歌银与玉,几家焦虑炭和粮。
以上句中“千颗籽”与“几个钱”、“繁花”与“孤月”,“千载”与“一丝”、“万里”与“几家”都是以意象数目的变化,形成强烈的对比效应,以抒发诗人某种特定的情感。 ⑤千钧一剑功勋在,百任双肩业绩存。
这联里一句之间还是数目之变的就句对,一句里“千钧”对“一剑”,“百任”对“双肩”,竞相变化,增加诗的内涵和力量。 6.节奏起伏:对仗句要求上下句句法结构大致相同,但如果一味追求形式工整必定会影响对仗内容的气韵。前人云:“凡诗切对求工,必气弱。宁对不工,不可使气弱”。诗人往往在字面对称整饬的前提下追求诗句内在气韵的流动。在两句或两联之间句子节奏发生变化,也能产生新奇的效果。如: ① 帷幄有执牛耳手,旌旗不掩马蹄尘。
帷幄/有执/牛耳手,旌旗/不掩/马蹄尘。
字面整齐,深层句子结构发生改变,两句的句子节奏有了明显不同。②身骨煎熬逐日瘦,手足皴裂任霜残。
身骨煎熬/逐日/瘦,手足皴裂/任霜/残。

发表于 2018-4-7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仗妙用二十六法 很好

点评

谢谢老师鼓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8 11: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8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795
 楼主| 发表于 2018-4-8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扶桑花开 发表于 2018-4-7 23:24
对仗妙用二十六法 很好

谢谢老师鼓励!:coffe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32

主题

8万

回帖

2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中国辞赋区总版主兼诗台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641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11-28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1

主题

5万

回帖

14万

积分

副首版

辞赋理论、诗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9852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9-11-28 14: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仗是律诗必有的语言形式。对仗句能使诗显得凝练、整饬、匀称、典雅。因此好的对句往往成为律诗中最吸引眼球的精彩部分,大大增强诗的艺术感染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1

主题

5万

回帖

14万

积分

副首版

辞赋理论、诗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9852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9-11-28 14: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仗句的技巧灵活多变,不仅表现在对仗的语义内容方面,也同时表现于对仗的语言形式方面。既可以在对仗的两句之间变化,也可以在对仗的两联之间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1

主题

5万

回帖

14万

积分

副首版

辞赋理论、诗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9852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9-11-28 14: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①石溪水溅千声脆,云岭松遮一色鲜。 ②晴朝放眼堪寄兴,雨夜和声复断肠。 ③轻云漫隐溶溶月,远火遥接淡淡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1

主题

5万

回帖

14万

积分

副首版

辞赋理论、诗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9852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9-11-28 14: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①命荡风云里,心平日月间。 ②蛇伏古洞陪幽鬼,风动神珠戏醉仙。 ③鹰旋谷底寻残戟,树乱崖头守旧关。 断壁起伏曾入梦,危楼远近总无言。 ④万里狂歌银与玉,几家焦虑炭和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1

主题

5万

回帖

14万

积分

副首版

辞赋理论、诗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9852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9-11-28 14: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节奏起伏:对仗句要求上下句句法结构大致相同,但如果一味追求形式工整必定会影响对仗内容的气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1

主题

5万

回帖

14万

积分

副首版

辞赋理论、诗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9852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9-11-28 14: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赏学品读,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3 09: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