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碧波|蒋瓒曾 于 2018-4-4 13:23 编辑
《玉门关外诗词评论》 简析陈清琦女史的《卜算子•秋枫》 刘玉德
卜算子•秋枫 陈清琦 山岭柏松依,不与春花驻。最爱金风玉露时,红艳摇高处。 采叶好题诗,寄往伊人去。字字相思动我心,欲问君知否。 与诗相比,我更喜欢词,因为诗只可以吟,而词不仅能吟,还能唱,所以更能表达作者的情怀!词虽也被格律束缚,但要宽松些,感觉更自由,读起来也更朗朗上口。我感觉诗如学究,词更像艺术家,作学究易,知识渊博就行,但艺术家需要艺术细胞,没有艺术细胞,有再高深的文化也不行!人们尊重学究,但人们更喜欢艺术家!由于喜欢,遇到好的词,就想谈一下自己的见解,当然属班门弄斧,但我也乐此而不疲。试就今天看到的陈清琦女史的《卜算子》秋枫,谈一下我的看法: 山岭柏松依,不与春花驻,最爱金风玉露时,红艳摇高处。 上片写景,开篇点题,红枫在山岭上与松柏相依,而不与春花在一起常驻。(此处寄托有词人的襟怀)它最喜欢金风玉露的洗礼,似火鲜艳的红叶,飘摇在高处。这是何等漂亮的景色! 采叶好题诗,寄往伊人去。字字相思动我心,欲问君知否。 下片抒情,此处用了一个“红叶题诗”的典故,典故上说的是顺水飘来的红叶,此处是自己为了题诗寄给“伊人”,而自己亲自采摘得红叶,这岂不更有韵味!然后又含情脉脉的对他说:“这诗里字字都是令我心动的相思之情,不知道您能不能领会”!这感情是何等的丰沛! 这首词突破了写秋必伤情的框框,把秋写成肃杀、凄凉,而是把秋写得很鲜活,靓丽,这也表现出作者良好的心态。下片也写了相思,但不是悲观的,让您看到的是是一个快活的少妇,高兴地去采摘红叶,然后红叶题诗后寄给你伊人,最后还调皮地说:“我的一片深情,您知不知道啊”!词的画面感极强。这同易安居士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那个画面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注:刘玉德:新疆诗词学会理事,著名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