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字的主要用法 用作连词。可连接词、词组分句和句子,表示彼此之间的各种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 例如: ⑴端而虚。 ⑵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 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作“就”、“然后” 。 例如: 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⑵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⑶予既烹而食之。 以上3例皆表示动作的先后关系。 ⑷虞不用百里奚而亡,秦穆公用之而霸。 ⑸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水而崖不枯。 以上两例表示事理上的承接,前一动作是后一动作的原因,可译作“就”、“因而”。 3)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却”、“可是”) ⑴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⑵匹夫而为百世师。 ⑶一言而为天下法。 虚词“之”、“于”、“而”在赋文中最为常用。 虚词要灵活运用 ,初学的时候,很容易犯的一个错就是只会用“之”,“之”字是什么意思?最常用的就两个: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2、相当于现代的代词。如果一篇赋文的虚词只有“之”字,是不是很单调?因此,我们在虚词的运用上要多多参照虚词字典,变换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