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53|回复: 37

辞赋技法 映合

[复制链接]

1528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796
发表于 2017-12-30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映合
    顺拍、逆翻,虽分二法,总是原题后落题时作用,但二法用笔各殊,为初学指示法门,不得不分晰言之。至映合一法,无论顺拍逆翻,俱不可少。上所引赋,映合处段段皆有,故不另引。
以上溯源、顺拍、逆翻、映合都是从技法上来讲,从功能上来讲,次段就是起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如:《 琵琶赋》(唐·薛牧 )(选段)
惟兹器之为宗,总群乐而居妙。应清角之高节,发号钟之雅调。处躁静之中权,执疏密之机要。遏浮云而散彩,扬白日以垂耀。     
尔其状也,龟腹凤颈,熊据龙旋;戴曲履直,破觚gū成圆;虚心内受,劲质外宣;磅礴象地,穹崇法天。候八风而运轴,感四气而鸣弦。金华徘徊而月照,玉柱的历以星悬。


1528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796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0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段的“尔其状也”这一散句属于承叙范畴。
又如:《秋赋》(虞世南)
观四时之代序,对三秋之爽节;云既净而天高,潦将收而水洁。凝珠露之凄冷,镜青山之愰澈;燕运幕而巢空,雁惊群而行绝。
于斯时也,登绮阁,临飞观。开雾谷之疏幌,褰轻绡之碧幔;映金波之皎洁,明玉绳之粲烂。看夜鹊之绕枝,望牵牛之隔汉;莲尚香于江浦,草犹青于河畔。
这里,次段中的“于斯时也”就是属于承叙的范畴。
再如:《明河赋》 (选段)
月初回於夕阳,日夜没於天纲。步庭砌以游衍,觉?霄之杳茫。气象万殊,缅星河而尽列;光辉一道,罗银汉之灵长。     
徒观其粲兮如磋,洁兮如磨。明月照而不失其素,飘风惊而匪扬其波。莫测其深,含天际之四气;莫度其远,掩人间之众河。     

点评

徒观其粲兮如磋,洁兮如磨。明月照而不失其素,飘风惊而匪扬其波。莫测其深,含天际之四气;莫度其远,掩人间之众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9 22:51
这里,次段中的“于斯时也”就是属于承叙的范畴。 再如:《明河赋》 (选段) 月初回於夕阳,日夜没於天纲。步庭砌以游衍,觉?霄之杳茫。气象万殊,缅星河而尽列;光辉一道,罗银汉之灵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9 22:50
这里,次段中的“于斯时也”就是属于承叙的范畴。 再如:《明河赋》 (选段) 月初回於夕阳,日夜没於天纲。步庭砌以游衍,觉?霄之杳茫。气象万殊,缅星河而尽列;光辉一道,罗银汉之灵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9 22:50
于斯时也,登绮阁,临飞观。开雾谷之疏幌,褰轻绡之碧幔;映金波之皎洁,明玉绳之粲烂。看夜鹊之绕枝,望牵牛之隔汉;莲尚香于江浦,草犹青于河畔。 这里,次段中的“于斯时也”就是属于承叙的范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9 22:50
第二段的“尔其状也”这一散句属于承叙范畴。 又如:《秋赋》(虞世南) 观四时之代序,对三秋之爽节;云既净而天高,潦将收而水洁。凝珠露之凄冷,镜青山之愰澈;燕运幕而巢空,雁惊群而行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9 22: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8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796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0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段的“徒观其粲兮如磋,洁兮如磨。”这一骈句就是为了以下详细描写做的铺垫。  
当今的许多赋类征文与赛事,无论是城市赋还是风景区赋,多要求铺叙全面,这与古代作骈赋律赋要求善于抓重点多少有些不同。所以现代的赋文,容量更大,腹段的细分就更多,在这种情况下,作好段与段之间的铺垫功夫就显得尤为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185

回帖

43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386
发表于 2018-1-13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受益良多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3

主题

1万

回帖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积分
65329
发表于 2018-1-15 14: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顺拍、逆翻,虽分二法,总是原题后落题时作用,但二法用笔各殊,为初学指示法门,不得不分晰言之。至映合一法,无论顺拍逆翻,俱不可少。上所引赋,映合处段段皆有,故不另引。 以上溯源、顺拍、逆翻、映合都是从技法上来讲,从功能上来讲,次段就是起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3

主题

1万

回帖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积分
65329
发表于 2018-1-15 14: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顺拍、逆翻,虽分二法,总是原题后落题时作用,但二法用笔各殊,为初学指示法门,不得不分晰言之。至映合一法,无论顺拍逆翻,俱不可少。上所引赋,映合处段段皆有,故不另引。 以上溯源、顺拍、逆翻、映合都是从技法上来讲,从功能上来讲,次段就是起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7 23: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