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起指起笔时不直接切入主题。用与主题相关联的素材来起笔,或者大过文章主题的元素,从上向下延伸;或者用小过主题的元素,自下向上反推。无论如何,这些素材都应在内涵方面下功夫,选择与文章主题有必然联系的素材。否则就不是“虚法”开篇,而是“虚妄”开篇。虚起法注意开篇不要拉得太远通常两骈最多四骈,赶快拉回主题。 如:《小山赋》(唐太宗) 何四序之交运,转三阳之暮时。风辞暄而入暑,树替锦而成帷。想蓬瀛兮靡觌(dí),望昆阆兮难期。抗微山於绮砌,横促岭於丹墀(chí)。 分析:何四序之交运,转三阳之暮时。风辞暄而入暑,树替锦而成帷。 ——这两骈句是虚起; 想蓬瀛兮靡觌(dí),望昆阆兮难期。——这骈是过渡; 抗微山於绮砌,横促岭於丹墀(chí)。——这句迅速进入主题。 又如:《燕赋》(唐,王绩) 龙星掌岁,凤律移灰。弱条垂柳,残花落梅。莺候暖而初啭,燕排寒而始来。 分析: 龙星掌岁,凤律移灰。弱条垂柳,残花落梅。这两个骈句就是虚起,即铺垫开笔。 莺候暖而初啭,燕排寒而始来。由此迅速进入主题。 虚起开篇的古代赋作品非常多,这就不一一举出。 虚起法的特点:一是骈句开始,与实起法通常用散句不同;二是不能选用与题目隔意太远的物象;三是虚起部分不宜太长,一般是两骈、最多四骈之后要回到题目上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