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08|回复: 19

【 刘庆霖荐评 】

[复制链接]

277

主题

280

回帖

2729

积分

栏目顾问

[作业活动]总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2729
发表于 2017-12-26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刘庆霖荐评 】
          咏天池    刘 章
碧波漾漾似瑶琼,高出人间近斗宫。
应是苍天公道手,总将一碗水端平。
  “碧波漾漾”、“高出人间”的天池,像一个玉碗,碗中的水不倾不斜。这是极细致的阅读和极形象的描写。然而,诗如果到此为止,仅仅对天池的形象进行描绘,那就算不得好诗了。刘章先生不愧是山水诗的名家,他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大胆想象——“应是苍天公道手,总将一碗水端平。”能把这“一碗水”“端平”的,应该是“苍天”这个“公道手”啊!“把一碗水端平”,常常是我们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为什么这样要求?就是因为这“一碗水”常常是“端不平”的。作者由人间的“一碗水”联想到天池的“一碗水”,“天池”这个“碗”自然是天上的,“苍天”能将“一碗水端平”,人间为什么就难做到呢?这首诗由现实到想象,再由想象回到现实。形象描写精到,想象大胆奇特,寓意广大深远。

      看女儿母子捉迷藏偶得   李凤英

捉迷母子乐天伦,姥姥当然帮外孙。
忽忆儿时姥藏我,只因鬼子进山村。
   童年捉迷藏这种游戏几乎人人都玩过,大人孩子在一起捉迷藏更是常有的事,这是人间的天伦之乐。可是,日本侵华时期,这种欢乐却成了奢侈。作者看到女儿和外孙子捉迷藏的欢乐情景,忽然想到儿时姥姥藏自己的情形。一个欢乐的场面,一个伤心的往事,现实与历史结合得天衣无缝。


         无题  江 岚

十二峰高雾散迟,一行雁字细如丝。
闲登小阁看秋雨,想见山中叶落时。
    作者静静地述说,写了一组极其安宁的景象:峰高雾散,雁字如丝,小阁秋雨,山中落叶,似乎剔除了所有的“人间烟火”。诗中这四个场景的转换,无论是看见的,还是想见的,都能像画面一样呈现在读者眼前,把读者的心也带入了那种安宁、恬静、淡雅的境界之中。


         邻居  沈 云

老巷新楼门对门,油盐柴米总难分。
东家有酒西家醉,一树桃花两院春。

    远亲不如近邻,尤其是农村或小镇上的邻居,彼此相处得更加融洽。不但柴米油盐可以串换使用,酒可以吆喝邻居来喝,连桃树桃花都是共享的。一首诗透出了纯朴的民风,和谐的乡村。


          爆米花机  刘 川
尘灰满面不曾颓,把柄凭谁反复推。
火气全然吞腹底,终能亲口吐花来。
   咏物寄意,在这首诗中体现得很好。所寄何意?从玉米粒到爆米花,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诗有言外之意,看似写物实为写人。而且,每一句都围绕题旨展开,前能铺好,尾能提升,得绝句之法。

         雨后晨吟  邓 辉

鸟唤啾啾不住声,浅黄深紫罩山坪。
谁知昨夜布春景,调了天公几万兵。
   雨后的清晨,空气格外爽心。作者听着啾啾的鸟鸣,望着远山岫色,仿佛这一切是第一次见到,又仿佛这佳景昨天还不在这里,是天公昨天夜里调兵遣将,特意布置的春景。那么,布置这样广大的佳境究竟用了几万天兵呢?异想天开又入情入理,这样的想法只有在诗性思维的状态下才能产生。

    潜伏训练  王子江

夜归伏寒昼,空岭依如旧。
鸣雀印爪花,量谁霜最厚。
   这是一首五言古绝。军队的潜伏训练,一般情况下,都要在某一地点隐藏数个小时,或者更长的时间。这本来是非常艰苦和枯燥的,但这里写的却很轻松:“鸣雀印爪花,量谁霜最厚。”看山雀和战士谁印在雪地上痕迹深,耐人寻味,妙趣无穷。


      观俞致贞《百蝶图》有感   王海娜

春甸繁花红紫裁,隔篱遥见接云台。
我邀百蝶园中会,九九言忙不肯来。
    作者由观《百蝶图》所见湖石斜倚,芳草萋萋,杂花掩映,百蝶穿梭其间,亦如飞翔的花朵。继而联想到现实的春甸和小园:繁花似锦的春甸,一望无际的开阔,那里有无数的彩蝶飞舞;可自己作画的小园呢?虽然也有春色,却显得冷清多了。无论多么努力,也达不到大师画蝶的功力。所以慨叹“我邀百蝶园中会,九九言忙不肯来”。虽然这是看画或者作画时的突发奇想,也足见其馥郁的诗心。


       田野印象 田成名

犁垄青青涨鸟音,夕阳一点半山心。
林梢那抹霞如带,系向荷锄老父亲。
   此诗明写田野,实质上是写千百年来像老父亲一样在田间劳作的农民。全诗构思独特,情景交融,意藏境里,语言具有明显的时代温度,是古今田园诗所未曾见者,实属佳作。

       燕窝粥有感  杨松柏
人间美味第一珍,晚辈呈来尽孝心。
半碗甜羹三载米,欲尝欲罢久沉吟。
  
  一个久病卧床的老人,面对晚辈给他特意做的燕窝粥,真想尝一尝这人间至珍美味,可是却舍不得喝下这在过去能值自己三载米钱的一碗粥。作者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道出了社会的贫富变化,以及对这种差别的思考。读后使人深思,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送别  甄秀荣
南国春风路几千,骊歌声里柳含烟。
夕阳一点如红豆,已把相思写满天。
   自古别离惹相思,情愈浓相思愈重。也许在远行之人欲走未走之时,也许在远行之人走了之后,诗人突然看到了红红的夕阳和满天的霞光。这时,诗人灵感忽现:这又红又圆的夕阳多像一枚红豆啊;这满天的晚霞不正是它替我传递的相思吗!诗的三、四句宏阔、自然、新奇、耐人寻味,在王维诗之后,又开拓了写红豆之诗的新意境,提升了这类诗的高度,实为神来之笔。

      军嫂  武立胜
寂寂青灯下,娇儿梦正酣。
一行边塞雁,读到月西边。
   军人的奉献和牺牲不只在战场,往往就在花前月下。军人在军营思念家乡的妻儿,军嫂在家里挂念军营的丈夫,这是情理之中的事。“一行边塞雁”,可能就是军营寄回的一封家书,把它读到明月偏西,读到月亮偏西后照耀的军营……

       登高  郑雪峰
白云白鸟不须招,耳畔松声作意骄。
但向苍茫残照里,一筇来受万峰朝。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人的视点越高,视野就越宽广。随着视野的转换,人们对人生也会有新的领悟。这首诗表面上写登高之感受,实际上是写人的眼界。视点要不断寻求突破,超越自我。用超然物外的心境来观看世间的变幻纷扰。“一筇来受万峰朝”用逆向思维的手法给我们指点了看山的另一个独特视角,也表现了作者豪迈的气魄,似有万钧之力。


       拓荒  周铭耿
翻开山麓地,种植豆和瓜。
偶有松杉籽,随春共发芽。
   诗虽小,读来却令人激动,且是近期少有的激动。总体感觉是语出自然,想落天外。“翻开山麓地,种植豆和瓜。”按一般人的写法,下面应该说豆和瓜如何丰收------但作者却一反常人想象,转结用“偶有松杉籽,随春共发芽”。别开新境,引人远思。小诗同时还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机和生命力之顽强,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作者在种田或看见他人种田的同时,也看见了大自然的力量,看到了万物之心,实在难得。


     农民技校  李太安

新月含羞柳上藏,农民技校夜辉煌。
阿娇卖菜归来晚,一嘴馒头进课堂。
    农民技校在晚上开课,因为白天农民多在劳动;农民技校没有门槛,卖菜的、种田的都可以参加;农民技校没有严格的课堂纪律,“一嘴馒头进课堂”也是可以的。此诗写出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农村夜校的特点,以及农民渴求知识的强烈愿望。体现了那个时期农民的精神面貌,是田园诗中难得的佳作。


2

主题

1071

回帖

3592

积分

高级会员

评点诗词副首版

Rank: 4

积分
3592
发表于 2017-12-27 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出色的诗评,欣赏受益,谢谢雷老师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2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一级顾问

四海论诗区首席顾问

积分
46371
发表于 2017-12-27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组好吟好评,学习受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7

主题

280

回帖

2729

积分

栏目顾问

[作业活动]总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2729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7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读这些诗,重在看其出人意料处。我看刘庆霖点评,重在看其点出诗的亮点和诗外之意。从中体会,这首诗的思维特色,以及诗的亮点是如果迸发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1万

回帖

5万

积分

版主

律诗绝句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340
发表于 2017-12-28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组好吟佳评!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4

主题

5万

回帖

16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评点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7213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2-28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一组精华,学习受益。问好老师:rose
宁静致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4

主题

5万

回帖

16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评点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7213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2-28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一组精华,学习受益。问好老师
宁静致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4

主题

5万

回帖

16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评点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7213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2-28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一组精华,学习受益。问好老师
宁静致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主题

4204

回帖

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四海论诗区总顾问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856
发表于 2018-1-6 09: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纯净的诗,很质朴的诗评,共同喝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7

主题

280

回帖

2729

积分

栏目顾问

[作业活动]总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2729
 楼主| 发表于 2018-1-6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想写出好诗,需先多读好诗,不仅读古人的,也要读今人的。还要多看诗评,尤其是优秀诗评。久而久之,定会长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9 08: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