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49|回复: 16

骈句的节奏与节奏点

[复制链接]

1528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796
发表于 2017-12-21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骈句的节奏和节奏点
无论什么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是由不同的词组合为句子,而后成篇的。这些句子,在被朗诵与吟唱时,亦有不同的发声速度与节奏。节奏,又叫节拍,本指音乐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韵文体中句子的节奏分为字意节奏和吟诵节奏两种。字意节奏是由组成句子的字意决定的,属于自然节奏,字意节奏统驭的是文法结构通顺;而类似辞赋和诗词一类用来吟诵的文体,它们除了本身的字意节奏以外,还有一种节奏,这种节奏是人为控制调整音节之后的一种专门节奏,叫吟诵节奏,吟诵节奏统驭的是吟唱时的气氛,即抑扬顿挫。这种节奏虽然也以字意节奏为主,但在不同的文体中,常需要对字词的意义节奏加以修饰整理,以符合朗诵与吟唱的需要。一般来说,散句的节奏,由字义节奏来决定,属于自然节奏,而骈句则以人为控制调节以后的吟诵节奏为主,因为韵文类以及需要讲究对偶的体裁,由于顾及音韵特性,在这方面便有一些独特的要求。字意节奏和吟诵节奏,网上并没有这两种概念,但自韵文体产生之日起,这两种节奏就一直如影相随,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我们知道最早期的诗是四言诗,虽然诗经中也有五言,但毕竟太少。而汉字组成词组,它的基本吟诵节奏是两个字一个节奏,重心在后一个字上,这就是所谓的节奏点。因此四言诗也就是两个节奏,其节奏点在第二字与第四字上。汉语中,一般一个词组就是由两个字组成一个字意节奏(三字及三字以上为一个节奏的都是固定搭配的词组),因此四言诗的字意节奏就是:2-2;它的吟诵节奏基本也是两个字一个节奏,三字及三字以上的也有,但多为一个固定搭配的词组。换句话讲,四言诗的字意节奏和吟诵节奏是一致的,都是2-2
我们不难想象,当这种统一的句式太多的时候,无疑就是一种单调和乏味,正因为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就有了五言诗、七言诗,诗句外,更有了以四言和六言为主的赋的句式以及字数不等的词的长短句句式。


1528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796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1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字义节奏和吟诵节奏的问题,如果是一个作诗老手的笔下,通常是有讲究的。这个讲究就是在句子与句子之间谋求节奏的变化,这样才不呆板。在不需要对仗的句子中,尽量使上下两句的节奏变化,而在两个需要对仗的句子(律诗中的承句和转句),也要争取做到有节奏的不同。
如: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不是对偶句,节奏划分为: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上下句分别是2-2-1和2-1-2
又如: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里承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节奏为:2-2-1,2-2-1
而转句“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节奏却是:2-1-2,2-1-2
这就是音节上的变化,这种变化能使一首诗节奏变得很灵活,读起来语感更美。
在四言诗的基础上加一个成为五言,它的字意节奏就只有两个可能:
1、2-2-1
2、2-1-2

点评

谢谢分享,学习巩固基础知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22 08: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8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796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1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五言诗的吟诵节奏是怎样的呢?理所当然,吟诵节奏也要以字意节奏为依据,毕竟字意节奏才是根本。从以上所示的五言诗的两种字意节奏可以看出,五言诗句的最后三个字,实际上就是一个扩大了的字意节奏,不过就是后面那个节奏向前或向后延伸了一个字,是一个大的字意节奏,因此,五言诗的吟诵节奏一般都读为“2-3”的节奏,也就是所谓的三字连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8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796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1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沿溯非便习,风波厌苦辛。
忽闻迁谷鸟,来报五陵春。
岭北回征棹,巴东问故人。
桃源何处是,游子正迷津。
          例1
这首诗的字意节奏是:
沿溯/非/便习,风波/厌/苦辛。
忽闻/迁谷/鸟,来报/五陵/春。
岭北/回/征棹,巴东/问/故人。
桃源/何处/是,游子/正/迷津。
吟诵节奏是:
沿溯/非便习,风波/厌苦辛。
忽闻/迁谷鸟,来报/五陵春。
岭北/回征棹,巴东/问故人。
桃源/何处是,游子/正迷津。     
这样断句不仅吟读起来顺口,而且更容易理解句子中的含义,反之,读起来就觉得很不舒服,意思理解起来也很混乱。

点评

谢谢分享,学习巩固基础知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22 08: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8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796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1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五律的这种2-3的吟诵节奏,我们在吟诵作品的时候,前两个字读完后,要稍作停顿,后面三个字则可以连读。之所以有“三仄尾”“三平尾”这些说法,主要还是因为它们属于同一个吟诵节奏内,而同一节奏内的字是有音韵方面的讲究的。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就不可以把两个紧密搭配的字放在第2,3序位上,因为第2,3序位上的两个字之间是需要停顿的,如果两个紧密搭配的字之间来一个停顿,当然就意味着这个句子的节奏被破坏了,这样的律诗吟诵起来就非常别扭,意思的表达也无法准确地实现,当然也就是错误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8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796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1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律也很简单,就是在前面再加两个字,一个节奏。
比如:“学校”“人民”“青山”等就不能把他们放在23(五律)或者45(五律和七律)的位置上。这些内容,我们在学习律诗的时候就都已经详细介绍过,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七言律诗,诗句的语言结构是(2-2-2-1)(2-2-1-2),而不是(3-2-2)(1-2-2-2)。

点评

谢谢分享,冬至快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22 08: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8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796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1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我们要讲的是赋句的吟诵节奏。
例: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房/之嬖。
    本句就是2-2-2的吟诵节奏。句中的“之”是虚词。“隐”“帝”、“私”、“图”“房”“嬖”,既是节奏点上的字,我们简称为节奏点。
    例:守三光而/效祉,彰五色而/可嘉
    本句就是4-2节奏,句中的“光”“祉”“色”“嘉”既是节奏点。
    例:泛草际/而瑞露/相鲜,动川上/而/荣光/乱出。
    本句就是3-3-2的节奏,句中的“际”“露”“鲜”“上”“光”、“出”既是节奏点。

点评

谢谢分享,学习巩固基础知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22 08: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473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2-22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学习巩固基础知识!

点评

谢谢支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22 19: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473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2-22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缕阳光 发表于 2017-12-21 13:24
字义节奏和吟诵节奏的问题,如果是一个作诗老手的笔下,通常是有讲究的。这个讲究就是在句子与句子之间谋求 ...

谢谢分享,学习巩固基础知识!

点评

谢谢支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22 19: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473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2-22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缕阳光 发表于 2017-12-21 13:25
沿溯非便习,风波厌苦辛。
忽闻迁谷鸟,来报五陵春。
岭北回征棹,巴东问故人。

谢谢分享,学习巩固基础知识!

点评

谢谢支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22 19: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7 07: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