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菜根谭文学院 于 2017-12-11 19:27 编辑
秋 蝉
原 作
梦大难从心上觉,才高合向巧中休。 霜枫飘处红迷眼,夜露凝时冷涩喉。 天意果然怜尔辈。尽驱黄雀伺枝头。
改 作
梦大难从心上觉,才高合向巧中休。 霜枫飘蝶红迷眼,夜露凝珠冷涩喉。 天意果然怜尔辈,尽驱黄雀伺枝头。
诗中有余字,是一种病,容易被人发现;诗中有懒字,也是一种病,却很难被人察觉。这是因为余字就象柱着拐仗的老头,可以看见他形体衰颓;而懒字却颇似倚阑的少妇,只能感觉到她精神倦怠。努力发现懒字并及时更换它,是提高诗词创作质量的窍门之一。《秋蝉》一律,是我早年的作品,其中第三联原作"霜枫飘处红迷眼,夜露凝时冷涩喉"。"处"、"时"二字,尚不为余,只是不甚着力,有懒惰之嫌。后来经过推敲,决定变赋为比,用"蝶"、"珠"二字取代了它们。懒字一换,便成诗眼,诗句马上就生动、形象起来。此诗在《长沙晚报》发表以后,获得了许多师友的肯定。前辈诗家刘廉秋(家传)先生还专门来函祝贺,并赐诗嘉许云:"春秋正富好推敲,实义根情气自豪。屈指吟坛多后秀,逢人我独说东遨。"如今先生已故去多年,手泽犹新,音容已杳,思之不觉怆然。特留下这段文字,以资纪念。先生泉下有知,或当一笑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