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鸿雁节选作者禾元赏析主席
《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
这首诗,毛主席借江青所摄仙人洞左侧蟾蜍石挺立的“石松”及周边景色的照片,描绘出别样的画面:红日西沉, 黄昏来临,落日余晖映照着庐山仙人洞附近的山峰、松树,显得无边无际、模糊不清。放眼望去,云雾纷涌,或隐或现。刚劲挺拔的松树,傲然挺立在天设地造的庐山仙人洞山崖绝壁上,一阵阵乱云翻滚而来,松树却若无其事,不慌不忙,泰然自若,领略着庐山那无限美好的风光:“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表面看赞的是松树,其实是有深刻的寓意的。
所谓“暮色苍茫”的景色,不但是写景,而是概括了当时的政治形势。1961年,我国连续三年特大自然灾害。帝国主义,现代修正主义和各国反动派,乘人之危,极尽捣乱破坏之能事,妄图一举把我国搞垮。帝国主义伙同各国反动派进行反华,苏共迎合帝国主义的需要,从我国撤走专家,对我们施加经济压力等等。这群小丑,一时闹得尘土飞扬。“暮色苍茫”,形象地写出了这种情况。
“乱云”,就是来自多方面即自然的灾害,帝、修、反的破坏所造成的各种困难等等。这种比喻充满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对这些灾害、困难得极端藐视!“飞渡”,是指这些困难纷至沓来。
“劲松”比作自己以及敢于坚持真理、不惧外来压力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伟大的中国,涵盖深远,蕴魅无穷,给人以无限的想像空间,甚至于激起读者汹涌澎湃之激情、临危不惧之遐想。使我们自然想到,乌云遮不住太阳,乌云乱舞掩不了劲松的苍翠本色。真正的革命者正象那刚劲挺拔的松树一样,在“乱云飞渡”中傲然屹立,岿然不动!这劲松,是对世界人民,特别是反对英雄的中国和阿尔巴尼亚人民的高度赞美热情歌颂。同时。这劲松,也恰恰使我们看到了一个伟大的马列主义战士的坚强身影,他在惊涛骇浪中从容不迫稳掌航向,驾着历史的航船,驶向人类美好的未来。读到这里我们情不自禁地想到毛主席。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虚实结合,从写意中取寓。这是毛主席一向彻底革命精神的体现,也是毛主席对我们的期望。 “无限风光在险峰”可以说是对毛主席一生的人生哲学的概写,在“暮色苍茫”的环境中,他独能登临“险峰”,看“劲松”,观“乱云”,寄托着深遂而丰富的哲理的思考:只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攀登,才能登上世界的高峰迎接共产主义的旭日。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实践中,必须象劲松那样经得起考验,立场坚定,敢于斗争,才能战胜险阻,赢得胜利,攀登到光辉的高山之颠,领略无限的风光。否则,害怕艰险,半途而废,或向敌人屈膝投降,那就根本不能登上共产主义的高峰,也不法领略共产主义社会的无限风光。
1944年春,毛主席在《柳树和松树》一文中,曾经高度称颂了松树的风格。毛主席说:“松树发育成长,不怕刮风下雨,严寒之中也能岿然屹立,松树有原则性”
让我们学习“暮色苍茫”中的“劲松”,不管任何时候,永远坚持革命的原则,勇于奋斗,敢于斗争,在崎岖小路上攀登,在艰难险阻中寻求治国自强的真理,坚决捍卫社会主义制定,用浩浩傲然之骨气,以“从容”之心态,去领略“险峰”的无限风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