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松骨梅魂 于 2016-12-10 20:56 编辑
穿越风雪寄大爱
----读加林《给冬天穿上一件小外衣》
诗,拒绝诠释。如果在一首激情澎湃的诗后面突然看到了一幅太逼真的插图,诗意顿消。但一首诗一定会表达一种思想或者一种情绪的。诗人加林的《给冬天穿上一件小外衣》意象纷呈,意境高远,主题明朗,一目了然,是一首爱情诗,是一首超越爱情本身的爱情诗。
标题是一首诗的眼睛和灵魂。谁能给冬天穿上一件小外衣,博大浩瀚的冬天,岂是一件小小的外衣所能顾眷的?那么,冬天即寓意寒冷,也寓意受助人群的庞大和凄凉。小外衣即象征着一种温暖和爱意,也隐喻着莫以善小而不为的哲理。一件外衣即使不能暖天下,但小外衣却展示出大情怀,却是寒冷中的一股暖流,可以暖活一个冻僵的心灵。如果,人人都献出一件外衣,那么,暖流就会涌动成暖潮暖风和暖的阳光。
“想做一回姐姐”。开门见山,不渲染,不做作,直抒胸臆,道出真情。作者虽然是救助者,但却远离高傲,拒绝救世者的口吻。一句想做一回姐姐,胜过千言万语,立刻拉进了救助者与被救助者的距离。既然是姐姐,就是亲人,不需要回报不需要感恩,一切都是亲情所致,所有都是大爱使然。
“问过你身高体重”,既然是姐姐,就具有女性的认真细腻和无微不至,就要知道你的身高、你的体重,这样才能为你选好一件穿着适合的外衣。不是为了形式,不是为了沽名钓誉,而是象领着妹妹做衣服一样,量体捐衣。
“你烟圈里的乌云和水声”, 既是对受助者人生心态的描写也是对他生存环境的影射。诗人关注的不仅是外衣是否合体,还有受助者的心情、现状等等。于是我看到一个吸着劣质烟叶的漂泊者,蜷缩一隅,烟雾如同乌云一样缭绕在的眼前,浓烈的烟味惊醒了眼眸积蓄很久的泪水。
一声“快把手伸给我”,即缩短了时空的距离,又拉进了两者的心灵。于是两双素昧平生的手,跨越山高水长的辽阔遥远,飞渡大雪纷飞的天宇苍茫,完成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相牵相握。
为什么烟圈里缭绕和流淌着乌云和水声?接着,作者进行了具象的描写,“你借住的仓库里/没有灯光/没有温度/老鼠走动/我还听到/你指尖敲出的颤抖和叹息”描写了他栖居环境的恶劣和难以成眠的无奈、无望、颤抖和叹息。
谁来拯救流浪的人生,谁来为他遮风挡雨,谁来为他预约明天的黎明?“最好能截住一场呼啸的北风/在我辽阔的内心里”,诗人愿以辽阔的心胸和博大的情怀,够遏制一场呼啸的北风的到来。诗人在祈祷在祝愿,但愿这博大的爱能够温暖一个季节的寒冷。
“一位素不相识的异乡人/一身单薄/刚刚经历过一场大火”,至此,我们知道了他如此境地和遭遇的原因。一场大火使他失去了家园,失去了温暖,失去了亲人。
“寄给你的小外衣合适吗?”寄去外衣前已经按你的身高、体重,量体选好了适合你的衣服,但终究没有亲自看到他穿上后的状态和模样,总是放心不下,所以诗人在寄去外衣后,还是在关注着,询问着。前有交待,这有照应,有始有终,情怀可见。
既然是冬天,就不是局部的寒冷,应该是一段维度的温度;既然是一场大火,受灾的就不是一人,应该还有许多人有着相同的命运。而一件外衣如何温暖天下寒呢?回归标题,深化主题,诗人只是千万救助者中的一员,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奉献着自己应该奉献的。 诗人的大爱犹如“鹅绒般的雪花/试图覆盖那些废墟/漂泊和冰冷”。
在这冰天雪地的时节里阅读《外衣》,我读到了寒冷中涌动的一股暖流,我感受了风雪中人间大爱的温度,我仿佛穿上一件体温尚存的外衣,一定会温暖我度过一个寒冷的季节。
任何作品都不是最好的都不是最完美无缺的,即使是名人大家,也不可能篇篇精品力作,句句警言哲理,任何作品都不能断然否定或者盲目推崇,所有作品都有他诞生的背景和存在的理由。如果说让我寻找白璧微瑕或美中不足的话,我确实力不从心,我只能说各意象之间的跳跃性较大,使读者难以把握各意象间的联系。如“烟圈里的乌云和水声”,意象深邃,缺乏铺垫,显得突兀,令人一时难以理解。
最后请作者原谅我的一管之见和班门弄斧,不当之处请指教。
附:给冬天穿上一件小外衣/加林
想做一回姐姐
问过你身高 体重,还有
你烟圈里的乌云和水声
快把手伸给我
从黑龙江畔,穿山越岭
到达河北-----
你借住的仓库里
没有灯光。没有温度。老鼠走动
我还听到,你指尖敲出的颤抖和叹息
最好能截住一场呼啸的北风
在我辽阔的内心里
一位素不相识的异乡人,一身单薄
刚刚经历过一场大火
寄给你的小外衣合适吗
窗外,鹅绒般的雪花
试图覆盖那些废墟
漂泊和冰冷
加林,本名张佳梅,另笔名雨林笛声,员额法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诗词协会会员。喜欢体育、摄影、书法等。自2013年9月文学创作以来,在国家级官方媒体,《岁月》《中国检察文学》《小兴安岭文学》《林城晚报》等报刊发表诗歌400余首。2015年1月份出版诗集《思念在文字里放逐》。
诗人心语:我们无法擦拭外界的灰尘,但可以为心灵留一方净土。当思念的羽翎长出最后一片叶子,你天使的纯情中就会有我的一声啼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