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敏诗词情趣多(下)
诗词是语言的艺术之珠,在很大程度上可说一首诗词成在语言败也在语言,袁枚《随园诗话》:“其言动心,其色夺目,其味适口,其声悦耳,便是佳诗。”而“动心、夺目、适口、悦耳”无不赖于语言。所以诗必“炼字”,这炼字其实就是“锤炼语言”,“披沙沥金,点石成金”。唐女士诗词的语言未必就是“金”,但确是浅俗而有富有生活情趣的诗词语言。其由有几:一是所写皆形色鲜明,使人可睹可感如在面前如临其境,前面所引“天似大穹庐,地作绫罗铺。软软白云作绣帏。我与青山住”即是。二是求异思维,化闲常为奇巧,使人耳目一新。如“欲把宫桥折过来,桥首变桥尾”。“紫红小罐口朝天,鸟语虫声炖此间。欲问几时能享用,调些诗味任君餐。”(《金蟾朝天罐花海》)声音可“炖”,奇,诗味可“调”“任君餐”,想象奇丽,动词传神。又如“问渠银网频频下,捞起烟霞有几多?”(《题<渔民暮归>图》)映在水中的“烟霞”可“捞”……三是通俗浅近,近于口语,使人倍感亲切。“心驰神荡,偷把伊人望。心事怕遭人忖量,佯把风光闲赏。 任它秋雨秋风,任它河水流东。一曲相思写罢,替君藏在心中。”(《清平乐•小憩望妹亭》)这里完全是群众口语。《中华诗词》编辑部主任、著名的诗人宋彩霞女士有言:“用当代的新语言来改造传统的陈旧的语言特别是注重吸纳口语、大众语入诗,目前已经成为诗词界的共识。”这不是取“易”而是从“难”,但这是当今诗词出新的必由之一径。四是严循律谱,律绝不必再说,《沁园春》是特别讲究领字逗、对仗、扇面对的,她的《沁》词中“喜红澜绿浪,奇花朵朵;峰林云海,群鸟关关。坚韧滑竹,常青藤蔓”对得好。“红澜绿浪”与“峰林云海”各句中自对又隔句相对,可。微憾是作领字逗的“喜”不是去声字。下阕亦佳,略。
论家强调诗必有趣,趣已经成为诗词作品艺术表现的重要特质之一。“趣”有多种,景趣、事趣、理趣、禅趣、语趣,而都缘于情,所以我们谨以“情趣”概之。总地来说,唐敏女士的诗词是富于情趣的,她未必意识到或有意为之,然而她的诗词作品浸润了趣,给读者以诗的感发和滋润,也使远在数千里的老叟得到了美的享受。她曾感叹:“正苦小诗成,没个刊登处。欲上天梯大笔挥,把我豪情吐。”(《卜算子•大槽口绝壁》)愿这只是一时之慨,不必展开。但望贵刊能多载像她这样的诗词,也建议唐女士大胆将这类诗词投向全国一些诗词期刊,贴到几大诗词网站。 2016年12月3日于化谷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