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angren评著名田园诗人吕克俭先生的纪念孙中山诗。
纪念孙中山诞辰百50年
风雨乾坤晦,鸡鸣动八荒。
艰危驱鞑虏,慷慨渡扶桑。
一夕枪声起,千年帝制亡。
成功犹尚远,我辈愤图强。
(吕克俭)
这首诗有两上大问题。
第一个问题,立场问题。“成功犹尚远“,如果作为领导对下属,长辈对晚辈,可谓一种叮嘱,作为一个田园诗人,通过后面的那个“愤”字,我则理解为一种不满和责怪。先生,你是不是改成“奋”字更好?
第二个问题,这首诗整体质量欠佳。
“驱鞑虏”字眼,带有强烈的民族主义倾向。“鞑虏”指的满族和蒙古族,并不是指列强和倭寇。我们反清反帝,但我们并不能排斥少数民族。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孙中山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少提或不提大汉民族义义。
“慷慨渡扶桑”,表意很是勉强。东渡扶桑,怀着谦逊学习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其实还有点落难的无奈。“慷慨”表意欠准。
“一夕枪声起,千年帝制亡”表述欠当。用“枪声起”的导火线来说明“帝制亡”的结果,缺少深入考虑。孙中山先生的无数努力,推翻了帝制,其卓越功绩,有目共睹。只可惜先生没有参加辛亥革命,去亲自打那第一枪,当时他还在美国呢!您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是贬讽先生,还是赞扬先生呢?
总体而言,这首诗就孙中山先生的事迹和精神写得不生动、不准确,更谈不上传神的高度概括和动人心弦。中山先生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其忧国忧民、革命先行、建国立宪都值得我们今天去认真学习。诗人在写诗时,需要对先生光辉的一生作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写出一杯水的诗,要有一桶水的材料,方能写得更传神、更生动、更准确,对今日更有意义。
实际上,很多名家大神,写点山山水水、莺莺燕燕、花儿草儿,可谓手到擒来,妙趣横生。但一写到政治方面,要么立意不清、观点不正,要么语句晦涩、半通不通。这不是一个真正的诗人,这是满清的遗老遗少沉迷故纸堆的表现。新时代的诗人,在继承古人优美笔法的同时,要深入生活,加强修养,写出时代的正气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