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化谷金青 于 2016-8-23 17:42 编辑
评介一位草根诗人(一)
近日我冒着暑热,为我诗词班学员的习作集《柳笛集》写了评介文章。作者柳宗贵先生是湖北潜江市后湖农场基层干部,退休后自学诗词,近年坚持到我执教的老年大学诗词班学习。七十多岁的老人,每逢周一诗词课日起早赶车三十多里至城,又换乘公交,雨雪无辍,每次总是早早到校,均交作业。其精神常使我和众学员感动不已。但是,我不愿他继续如此,也不愿班上的另几位乡下学员(有的年过八十,还有腿足疾者)继续如此,故文章中有意避开这些,怕写了反使他们不好改变……今将评介贴于这里,望朋友能一阅,关心一下这位扎根乡土(不会电脑,不能上网)的草根诗人,(盛意我将转达)。
情缘乡土 诗咏当今 柳宗贵《柳笛集》评介
柳宗贵先生学写诗词楹联已有数年,习作成堆,经众多朋友的鼓励催促,决定推出自己的本本,题名曰“柳笛集”。柳者,当然是其大姓;笛者,其诗词联语之喻也,形象而含谦虚意,好。 捧读这本《柳笛》,我更加知晓了这位认识多年又在我诗词班学习年余的朋友 。柳公,中共党员,中专文化程度。先后担任过校长、农场党办组织科长、高级政工师。退休后从事后湖诗联学会工作,任副会长,是湖北省诗词学会和湖北省楹联学会会员。(加入中华诗词学会的报表已送出) 这本《柳笛》可说正是其思想、情感、求索,休而不闲继续为党工作为民服务的点滴记载,我感到“情缘乡土,诗咏当今”是其总特点,试以之作题稍作评介。 柳宗贵先生是“退休老干”,其诗作也充分显现了老干特点。这里要校正的是“老干诗”不能等同于“老干体”,而且即便是老干体,也并不都是干瘪无彩的“平仄顺口溜”。柳先生的诗颇有感情也多有彩色,首先他感情健康方向明确,“情缘乡土”,他之所写多是对乡土——他服务一生的后湖农场的挚爱;他所唱多是当今重大国事、时事,抒发的是自己的情和思。如《大展宏图青史垂》歌赞的是“两弹一星振国威,遨空神七凯旋归。核潜精密能人造,大展宏图青史垂。”他《情系玉树》:“地震无情人有意,拯灾玉树八方援。赠捐物款献真爱,雨过天晴花满园。”观“九三”大阅兵后他写了七律,高赞我巍巍长城,“高擎利剑削倭寇,坚筑钢城卫国疆。”至于重大节庆他几乎都有歌咏——他的诗是面向当今的,而更多的是“情缘乡土”。他深爱他们的农场、农场的风物、人情,对于那里的返湾湖及其传说作过多次动情的描绘。他的心胸开阔,热爱祖国山河,所游之处都留下了歌咏。他为人正直,对不正之风贪腐邪佞怒目直斥,在七绝《官宴》中他直笔写道:“豪宴笙歌夜不休,推杯换盏醉悠悠。孰能知晓席中酒,抵得黎民粮一秋。”他待人友善,热情地为诗词书画朋友服务,精细装裱……一言以蔽之《柳笛》所写作是他思想人格的展现。《庄子•渔父》:“真者,精诚之所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当今论家说情真意切是每一首好诗都必须具备的基本品格,而真情来自对现实有深知,对人生有洞悉,对历史有灼见,对宇宙有参悟,以及对自己及他人有至深至大的关爱。柳先生正如是。 但是,他的诗集是“笛”,吹出的是一曲曲时代的小唱,田野的牧歌,是真的诗和词。 他写的绝大多数是中华格律诗词。中华格律诗词有她璀璨的黄金定律,讲究音韵、对仗、承转,还有意象意境、用事融典、蕴藉含蓄、抑扬逆挽……著名诗人杨逸明先生说诗有三个层次,其一是技术面,即所写诗词要“合格律”“合词谱”,即使“容变”首先、至终也要“求正”。通观柳先生的诗集,大多入了格合了谱,个别未严循格律者多是早期“摸索”阶段的习作。 遥看神女彩云中,坝立西江镇孽龙。 裂岸涛声金鼓震,连天湖面紫气腾。 绵绵神力输华北,勃勃雄姿护楚东。 幻梦千秋终已现,巍峨一派傲苍穹。
这首七律《观三峡大坝》写于2015年,用的是新声韵,所以韵脚“中”“龙”与“腾”可通用。中二联对仗词语、句式、音节都好,但第四句“紫气腾”的“气”误了,应平声,这是检查不细所致,并非不知规定。可见作者驾驭格律已熟,第一层面已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