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豫章台(涂键) 于 2016-8-10 22:12 编辑
《元明曲谱新编》第四篇 体例 6 剧曲
王实甫·西厢记【正宫·叨叨令】: 见安排着(衬)车儿马儿不由人(衬)熬熬煎煎的气, 有甚麽心情(衬)花儿黶儿打扮的(衬)娇娇(衬)滴滴的(衬)媚。 准备着(衬)被儿枕儿则索(衬)昏昏(衬)沈沈的(衬)睡, 从今後(衬)衫儿袖儿都揾做(衬)重重(衬)叠叠的(衬)泪。 兀的不(衬)闷杀人也麽哥 兀的不(衬)闷杀人也麽哥 久以後(衬)书儿信儿索兴我(衬)恓恓(衬)惶惶的(衬)寄。
试比较曲子词与南北剧曲的衬字 曲子词【念奴娇】《钦定词谱》谱云:“《碧鸡漫志》云:大石调,又转入道调宫,又转入高宫大石调。姜夔词注:双调;元高拭词注:大石调,又大吕调。” 【例作】元·萨都剌《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 指点六朝形胜地,唯有青山如壁(韵)。 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韵)。 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韵)。 (上片) 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韵)。 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韵)。 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韵)。 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韵)。 (下片) 北剧曲【大石调·念奴娇】元·郑德辉《翰林风月》(第二折) 【大石调·念奴娇】: 惊飞宿鸟(韵),荡残红,扑簌簌(衬)胭脂零落(韵) 门掩苍苔书院悄(韵)润破纸窗偷瞧(韵)这生则为那(衬)一操瑶琴,一番相见,又不(衬)曾言期约(韵)似这般(衬)多情多绪,等闲间早害得来(衬)肌肤如削(韵) (上片摘调) 【六国朝】…… 【初问口】…… 【归塞北】…… 【雁过南楼】…… 【六国朝】…… 【喜秋风】…… 【归塞北】…… 【怨别离】…… 【归塞北】…… 【净瓶儿】…… 【好观音】…… 【随煞尾】……
曲子词【渔家傲】《钦定词谱》谱云: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五仄韵 【例作】晏 殊 画鼓声中昏又晓(韵)时光只解催人老(韵)求得浅欢风日好(韵)齐揭调(韵)神仙一曲渔家傲(韵) 绿水悠悠天杳杳(韵)浮生岂得长年少(韵)莫惜醉来开口笑(韵)须信道(韵)人间万事何时了(韵) 晏 殊【渔家傲】 ,句句押韵 南剧曲【中吕· 渔家傲】见《荆钗记》 莫不是(衬)明月芦花没处寻(韵)莫不是(衬)旧日王魁,嫌递万金(韵) 莫非(衬)忘了(衬)奴半载同衾枕(韵)莫非是(衬)不曾来(衬)之任(韵)欲语不言,知他是怎(韵)那里是(衬)全抛一片心(韵) 《荆钗记》南剧曲【中吕· 渔家傲】 ,并非句句押韵。 以上不难看出,一般说来,曲子词无字句的增减。曲子词如果增减字,便为又一体。而元曲则不同,可以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增减字句,或者表演者忘记台词可以随机应变,增减台词。 西厢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