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86|回复: 19

寒冬月夜

[复制链接]

239

主题

1万

回帖

5万

积分

首席版主

紫荆风韵首版

Rank: 8Rank: 8

积分
52758
发表于 2013-9-24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迷花醉梦 于 2013-10-10 20:02 编辑

立足寒院久,疏影暗幽声。

砌石因风冷,月色如雪轻。

                    ——2010.1.25


发表于 2013-9-25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迷花君!
“月色如雪轻”,是一种大胆的比喻尝试。
“冷石晶风脆”,“晶风”则有生造之嫌。

点评

谢谢支持!不知唐兄可有好的词句予以改正,还望不吝赐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25 22:34

421

主题

3874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贵宾

Rank: 5Rank: 5

积分
19414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3-9-25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句不连串,
断层。

点评

没办法,当时只得此四句,不知兄台可有佳句赠予,望予以指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25 22:36

239

主题

1万

回帖

5万

积分

首席版主

紫荆风韵首版

Rank: 8Rank: 8

积分
52758
 楼主| 发表于 2013-9-25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大进 发表于 2013-9-25 00:09
欢迎迷花君!
“月色如雪轻”,是一种大胆的比喻尝试。
“冷石晶风脆”,“晶风”则有生造之嫌。 ...

谢谢支持!不知唐兄可有好的词句予以改正,还望不吝赐教!

点评

改为“砌石因风冷,月色如雪轻”如何?“砌石因风冷”也切寒冬之题,是否?请酌。 (砌石即阶石。 南朝 陈 阴铿 《新成安乐宫》诗:“砌石披新锦,梁花画早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25 23:03

239

主题

1万

回帖

5万

积分

首席版主

紫荆风韵首版

Rank: 8Rank: 8

积分
52758
 楼主| 发表于 2013-9-25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草橋 发表于 2013-9-25 00:18
四句不连串,
断层。

没办法,当时只得此四句,不知兄台可有佳句赠予,望予以指正!
发表于 2013-9-25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迷花醉梦 发表于 2013-9-25 22:34
谢谢支持!不知唐兄可有好的词句予以改正,还望不吝赐教!

改为“砌石因风冷,月色如雪轻”如何?“砌石因风冷”也切寒冬之题,是否?请酌。
(砌石即阶石。 南朝 陈 阴铿 《新成安乐宫》诗:“砌石披新锦,梁花画早梅。”)

点评

谢谢指正!“砌石因风冷”是更有诗味些,不过感觉于我当时所应之景还是有些出入,一来当时并无阶石,只是一些散碎的石头,而且我的本意是石与风并重:石因风而冷,风因月色而有晶莹之感,而竹木因风而动而发出清脆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25 23:34

239

主题

1万

回帖

5万

积分

首席版主

紫荆风韵首版

Rank: 8Rank: 8

积分
52758
 楼主| 发表于 2013-9-25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大进 发表于 2013-9-25 23:03
改为“砌石因风冷,月色如雪轻”如何?“砌石因风冷”也切寒冬之题,是否?请酌。
(砌石即阶石。 南朝  ...

谢谢指正!“砌石因风冷”是更有诗味些,不过感觉于我当时所应之景还是有些出入,一来当时并无阶石,只是一些散碎的石头,而且我的本意是石与风并重:石因风而冷,风因月色而有晶莹之感,而竹木因风而动而发出清脆之声,所以才说“冷石晶风脆”,不知唐兄能否在此基础之上予以改正?祈望回复。

点评

既然立于庭院之中,阶石便是自然的景象,即使实际没有,也无矛盾,只要意境融洽,又与现实不背离,就可用之,这就是诗。 你用“冷石晶风脆”来表达石因风而冷,风因月色而有晶莹之感,而竹木因风而动而发出清脆之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26 00:29
发表于 2013-9-26 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迷花醉梦 发表于 2013-9-25 23:34
谢谢指正!“砌石因风冷”是更有诗味些,不过感觉于我当时所应之景还是有些出入,一来当时并无阶石,只是 ...

既然立于庭院之中,阶石便是自然的景象,即使实际没有,也无矛盾,只要意境融洽,又与现实不背离,就可用之,这就是诗。
你用“冷石晶风脆”来表达石因风而冷,风因月色而有晶莹之感,而竹木因风而动而发出清脆之声,显然有杂凑之感,比如“晶风”不可能表达“风因月色而有晶莹之感”,“脆”字也不可能表达“竹木因风而动而发出清脆之声”,因此,“冷石晶风脆”一句是杂凑成章的。
说点题外话,据说宋朝时有个皇族弟子作了一首诗:“日暖看三织,风高斗两厢......。”没人能看得懂,只好请他自己解释,他说:始见三只蜘蛛织网于檐间,又见二雀斗于两厢廊,故得此两句。这就是自己想表达某种意象,但词不达意,只好杂凑成句,这是写诗要十分注意的。
以此答与迷花君共勉。

点评

谢谢您详细的解说,受教了!以后定当尽力改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26 11:23
发表于 2013-9-26 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诗之切磋。

点评

同感,虽进入论坛只短短几日,但各位诗友的指点已让我受益良多,表示衷心感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26 11:25
发表于 2013-9-26 0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先生所言,与吾不谋而合。用语生涩,别人看不懂,或者有误解的诗我是从来不做的。您所解释的意思只是您个人认为,别人不是这样理解的。多多切磋,有益提高!

点评

先生之言,小子受教了,以后还望先生多多指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26 11:2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5 18: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