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36|回复: 0

《缀玉词》序言节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13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lign=center][color=#000000]《缀玉词》序言节录[/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000000]邢明谊[/color][/align][align=left][color=#000000]      词,是世界上最优美的抒情文体,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留给后世最珍贵的瑰宝之一。她不仅表现在形式美上,而且更多地体现在语言美、音韵美和意境美之中,通体散发出婉约文雅的气息,无不令人陶醉、令人痴迷、令人神往!欧阳炯在《花间集》序言开篇就说:“镂玉雕琼,拟化工而迥巧;裁花剪叶,夺春艳以争鲜。是以唱云谣则金母词清,挹霞醴则穆王心醉。名高《白雪》,声声而自合鸾歌;响遏行云,字字而偏谐凤律。”欧阳炯的这番论断,生动揭示了词的本质体征——那就是:词是集音韵美、语言美和意境美于一体的诗歌形式!正因为中国古代词如此美丽,珠圆玉润,以至于后世晏殊的词集取名为《珠玉词》,周邦彦的词集取名为《片玉词》,李易安的词集取名为《漱玉词》。[/color][/align][align=left][color=#000000]      纵观中国古代词,无论是唐五代词,诸如花间词、南唐词,还是两宋词,无不透露出词的音韵美、语言美、意境美——这些元素就构成了词的柔美风格。柔美风格,就是词的最本质特征。词只有婉约之实,没有豪放之别。为数不多的几首所谓的“豪放”词,不能代表词的主流,只是词的另一种美的表现形式——壮美,而不是什么“豪放”词,更不能说什么“豪放派”。南宋词人吴文英论词有四标准,即:“音律欲其协,不协则成长短之诗;下字欲其雅,不雅则近乎缠令之体;用字不可太露,露则直突而无深长之味;发意不可太高,高则狂怪而失柔婉之意。”吴文英的这四种论断,值得我们词作者借鉴和琢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color][/align][align=left][color=#000000]      所谓协与不协、雅与不雅、直突与深长、狂怪与柔婉,往往与作者的用韵、炼字及所选取的意象等有直接的关系。用韵、炼字和意象的综合运用,是填词成功的关键之所在,三者不可偏废。但我以为词的第一要义,就是要“雅”。虽然词发端于民间音乐,但经过文人们的不断琢磨,她早已蜕变成楚楚动人、风情万种的处子了。在合律的基础之上,如果把用韵、炼字和意象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运用,这样的词,没有不“雅”的。[/color][/align][align=left][color=#000000]      当今词坛,在为数众多的词作之中,真正能够体现词的音韵美、语言美和意境美的作品却并不普遍。许多词作,虽然合律,但并不能给人美感;有些词虽然合律,但往往词不达意;有人为了合律而生造词语。诸如此类,怎么可以使自己的词具有音韵美、语言美和意境美之韵味呢?许多人按照格律填词,以为合律了就是词。其实,词的合律,这只是填词的最基本的条件,最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之上如何使之更符合词的本质特征,更加善于使自己的词作“镂玉雕琼,拟化工而迥巧;裁花剪叶,夺春艳以争鲜”。只有这样,我们今天创作出来的词,才能保持词的优美之特征。[/color][/alig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3 17: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